30年前浙江省金華義烏靠實體店鋪改變命運,30年后將靠電子商務改變命運。8日,30萬電子商務人才培訓啟動儀式在浙江義烏舉行。在這個大數據時代,作為國內國際貿易綜合改革試點,義烏率先拉開電商人才儲備大幕。
網絡經濟催生義烏經濟增長新引擎
上世紀70年代末,義烏稠城、廿三里兩鎮的農民在馬路兩側擺起了地攤,走街穿巷搖著撥浪鼓的貨郎擔固定在了攤位上,市場的種子開始萌芽。如今,傳統的“義烏模式”被國內中西部地區甚至海外的中東、迪拜等地批量復制,原屬于義烏市場的特有優勢逐漸淡化。對義烏乃至整個浙江市場來說,在新的國際經濟趨勢下,傳統的專業市場亟待乘上政策“東風”,增強特色優勢。
2011年5月6日,國內第10個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義烏市國際貿易綜合改革試點全面啟動。義烏將從如今的國內小商品市場“集散地”,而快速發展成長為國際化、全球性的商品貿易集散地。
然而,隨著經濟全球化程度的加深,網絡經濟改變著傳統的商業交往和貿易方式,正滲透到社會經濟的各個層面。作為全國商品交易市場的領軍航母,義烏的電子商務也開始迅猛發展,其“洼地效應”日益顯現,有形市場和無形市場呈現互促共融發展態勢,“做電商,到義烏”已成為熱潮。
浙江省政府黨組成員、義烏國際貿易綜合改革領導小組副組長鄭宇民在會上表示,義烏電子商務起步于1998年初,經過10多年發展,現已有淘寶賣家6萬余家,天貓店鋪2730家,跨境電子商務賣家12萬余家,誠信通會員(內貿B2B)3.5萬家,中國供應商會員(外貿B2B)3100家,混批網站200多家。
“2012年全市電子商務總交易額超過520億元,寶獅馬服飾、九天電子商務、浪莎、領航假發等位居淘寶交易類目排行前三。”鄭宇民表示,在“淘寶”,交易超過50萬筆的“金冠”店鋪,相當稀罕,但在義烏青巖劉村,這樣的店鋪卻多得出奇,有統計稱,“淘寶”近十分之一的“金冠”店鋪都集中在義烏。
義烏成立電子商務虛擬大學啟動人才培訓計劃
圍繞國際貿易,物流、信息流、資金流……各種資源正沖破體制性的障礙,逐漸規范高效運作。那么人流呢?如何匯集人流,提升義烏電子商務人才隊伍的總量和質量?
義烏電子商務發展前景廣闊,但人才制約嚴重。據相關數據顯示,截止4月23日,義烏662家規上企業、67家電子商務企業、31家物流企業累計人才缺口2670人,其中電子商務類人才1098人。
義烏市委書記李一飛在會上表示,浙江是市場大省、外貿大省和民營經濟大省,義烏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李一飛稱,義烏具有大量的初級人才,但中級人才非常缺乏,高級人才更是鳳毛麟角。義烏今后將在該市范圍內開展多層次、多方位的電子商務培訓工作,建立數量充足、結構合理、素質優良的電子商務人才隊伍。將從戰略高度提出三十萬電子商務人才培訓計劃,加快電子商務人才隊伍培養建設,以人才為支撐引領電子商務快速發展,促進電子商務與經濟社會協調發展。
記者在此次電子商務人才培訓啟動儀式上獲悉,為進一步提升其電子商務人才儲備,義烏市委市政府正系統謀劃大規模電子商務實用人才的培訓工作:引進高校培訓機構組,建義烏市電子商務虛擬大學;制訂“311電子商務人才培訓”計劃;邀請電子商務專業排名靠前的知名高校前來開設電子商務培訓機構;大力開展電子商務培訓;修改完善各類人才政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