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商務部新聞發言人姚堅在被問到電商征稅問題時表示,關于電商稅收立法,財政稅收主管部門正在研究和調研,商務部希望能促進電商行業發展。此前,關于電商征稅即將啟動的消息已多次傳出。盡管相關部門對電商征稅一直沒有明確表態,但向電商征稅的日程似乎是越來越近了。
如今,網購正在成為重要消費方式之一,因此,在市場經濟中,對此種交易行為征稅也是必然趨勢。近期,商務部發布的《中國電子商務報告(2012)》顯示,2012年中國電子商務市場交易總額達到80163億元人民幣,比2011年增長31.7%。截至2012年底,中國網絡購物用戶規模達到2.42億人,同比增長24.8%。為了促進行業健康發展,在發展中得到進一步的規范,筆者認為,從大的方向來看,對電商交易進行征稅無可非議。社會商業環境的平等,需要建立在平等的稅率基礎上。電子商務和實體商務之間,不應存在免稅“特區”,對電商交易征稅應是大勢所趨,但是不能操之過急。
據了解,當前電商行業雖然發展很快,但仍處于初級階段,電商的毛利率普遍較低,一般在10%-20%左右,還有很多的個人網店屬于剛剛起步,大多數仍在苦苦維持生存的階段。有數據表明,90%以上賣家月營業額不足2萬元;90%以上網商虧損維持。但同時電子商務對拉動就業的效果也極其顯著,拉動就業是最真實的增長,而解決就業問題,不僅需要政府推動,更需要社會推動。電子商務的發展表明,在這一領域、特別是C2C領域,自主就業具有門檻低、見效快等特點。對電商征稅,會導致許多中小網店運營成本增加,提高自主就業的門檻。在如此狀況下,相關部門如對淘寶個人網店征稅,或會間接影響消費增長,這與當前經濟發展背道而馳。因此向哪些電商征稅、如何征稅、怎樣征稅都需要更深入地探討。
實際上,電商交易不僅提供相當數量的就業機會,而且也是當前拉動消費的重要方式之一。因此,國家既然鼓勵電子商務的發展,就應該“放水養魚”,給予創業者一定的稅收優惠。在確定向誰征稅和征多少稅、制定怎樣的產業政策時,都應當以促進電子商務產業可持續發展,提高社會整體福利為主要考量,在兼顧當前和長遠利益的基礎上形成合理的稅收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