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政府采取報復措施反對特朗普政府最近一輪的關稅上調后,美中貿易戰于5月14日進入全面的戰斗階段。北京宣布將從6月1日開始對一系列總價值達600億美元的美國出口商品進行關稅上調,幅度從5%到25%不等。
中國消費者情緒受影響
如果事態進一步惡化,中國消費者會很快表現出對美敵意的態度。 5月15日,由中央電視臺播出的《新聞聯播》的主播康輝對中國對貿易戰的態度發表了90秒的聲明,立刻傳播到了所有的社交媒體平臺。康說:“談,大門敞開;打,奉陪到底。“這一講話激起了公眾的民族主義情緒,大量用戶表示支持政府打擊美國的戰爭。
目前,沒有具體的跡象表明這種情緒已經轉化為消費者抗議美貨的行為。然而,之前與中國發生政治爭議的韓國和日本的經歷可以給美國品牌商們帶來前車之鑒。例如,2017年韓國和中國就THAAD導彈發射問題發生地緣政治爭端導致中國消費者自愿抵制韓國產品,這嚴重影響了韓國商界 – 從汽車制造、美容、時尚到旅游行業。
在與Jing Daily的一次匿名采訪中,一位在高端美國時尚品牌工作的營銷專業人士承認,該公司非常擔心目前的糾紛所給中國消費者對品牌熱情的影響,及對該業務可能產生的不利影響。
對貨幣波動和增長擔憂
歐洲奢侈時裝公司雖然并未在矛盾的中心,但也應該關注相關事態。美中貿易緊張局勢的升級已經給中國人民幣帶來了新一輪貶值壓力 - 在中國宣布增加關稅后,周一匯率已經走弱至近六個月的低點。從理論上講,人民幣疲軟可以部分抵消高關稅的影響。盡管如此,它也破壞了人們的購買力:對于依賴出境中國游客進行業務增長的奢侈品牌來說,這是一個壞消息。
此外,由于貿易戰使中國的經濟增長前景惡化,許多專家擔心這會給中國當前不穩定的經濟形勢增添一層新的不確定性,沒有任何奢侈品牌可以規避這種影響。到目前為止,正如主要奢侈品第一季度盈利結果所示,中國市場仍然異常強勁。然而,國際律師事務所的Dong先生補充道:“經濟學家需要花上幾個月的時間才能根據貿易數據來衡量和報告這場糾紛帶來的影響。” 因此,對于奢侈品牌來說,特別是在貿易戰不定的情況下,制定正確的戰略來應對中國地區潛在的疲軟已經迫在眉睫。
效果已經顯現
有報道說,拉爾夫·勞倫集團最近一季在北美市場再次陷入倒退,即使全年市場推廣投入大增13%也無法拉動業務重回穩定的復蘇軌道。
在截至3月30日的2019財年四季度,該集團的北美收入同比下滑6.3%至7.084億美元,實體門店7%的跌幅完全抵消了電子商務6%的增長,導致零售可比銷售按年下跌4%,批發收入更因為春款滯銷和刻意削減折扣銷售的策略而大跌10%。
近年來,Ralph Lauren Corp.、Michael Kors、Coach 蔻馳為挽回高端品牌形象,爭相抽離本土中檔百貨公司,同時致力加強數字及社交營銷投資,追求千禧一代和Z世代消費者。Michael Kors、Coach 蔻馳各自所屬的奢侈品集團Capri Holdings Ltd. (NYSE:CPRI) 和Tapestry Inc. (NYSE:TPR) 都已基本扭轉了疲態,反觀Ralph Lauren Corp.,過去兩年其北美業務僅在2019財年二、三季度取得增長。
該集團管理層在分析師電話會議上承認,四季度他們專注于利用時尚款式吸引年輕顧客,卻忽略了包括牛仔產品在內的核心類別。BlueFin Research 分析師Rebecca Duval 指出,無論Ralph Lauren 主線還是Polo 品牌,春季系列在設計上過度使用logo。
由于中美貿易戰情急轉直下,過去八個交易日Ralph Lauren Corp. (NYSE:RL) 跟隨大市重挫13.2%。
首席運營兼財務官Jane Nielsen 在電話會議上透露,該集團有1/4的產品從中國采購,以Polo 和Lauren 系列的針織衫、polo 衫和鞋履等產品為主,比重已經去年的1/3有所下降。上周五美國啟動的第一輪2,000億美元中國貨物的關稅調整只要針對服裝時尚產業的手袋,Jane Nielsen 表示目前對集團“影響有限”。
[編輯:田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