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3月23日凌晨,美總統特朗普簽署備忘錄,基于美貿易代表辦公室公布的對華301調查報告,指令有關部門對華采取限制措施。關于301調查,中方已經多次明確表明立場。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院長顧學明日前就有關問題接受采訪時指出,美國貿易逆差是美元霸權的副產品和必須承受的成本,中美貿易不平衡的真正誘因在美國。
問:美國宣布對華“301調查”結果單方面挑起貿易戰后,中方已經表明了自己的嚴正立場。從中美目前貿易結構和雙方已經宣布的“制裁”與反制措施看,此次貿易摩擦將對我國哪些行業帶來影響?
顧學明:總體來看,美國對我們600億美元商品征收25%的關稅對我的影響并不大。
從額度來看,600億美元僅占2017年我出口總額的2.65%。即便我對美此600億美元商品出口全部將為零,我國的出口總額也就從當前2.26萬億美元減少到2.20萬億美元,影響甚微。更何況,25%的關稅對我相關產品的出口根本沒有那么大。部分產品即便加征25%的關稅,我相關產品的價格仍然具有國際競爭優勢。
從美方公布的內容來看,其擬征關稅的產品涉及九大類產業,分別為高效能醫療器械、生物醫藥、新材料、農機裝備、工業機器人、新一代信息技術、新能源汽車、航空產品和高鐵裝備。當前,我此九大類產品對美國的出口額均較小,例如2017年,我對美全部醫療、外科、牙科或獸醫用儀器及器具(HS9018)總額僅13.71億美元,其中高效能醫療器械占比很低;我對美鐵道及電車道機動客車、貨車、敞車(HS8603)出口額也僅有576萬美元。經簡單測算,中國對美國此九大類產業產品出口遠達不到600億美元。相關措施即便對我九大類產業的發展有一定的影響,其影響也甚微。
問:對這些影響,我們應該如何應對?
顧學明:針對這些影響,我們可以從兩方面做好應對工作。
一是引導相關企業提升其產品的國際競爭力。九大類產品均為我重點培育的戰略型新興產業,我可引導相關企業提升其產品的國際競爭力,增強其不可替代性。即便相關產品被加征關稅,我產品依然具有價格競爭力,依然無可替代。
二是引導相關企業開拓更廣泛的國際市場。九大類產業相關產品并非產能過剩產品,是供不應求的產品,其擁有廣泛的國際市場。我可引導相關企業主動減少產品對美國市場的依賴,開拓其他更廣泛的國際市場,提高對金磚國家、“一帶一路”相關國家出口的比重。
問:全球對此次中美貿易摩擦都保持了密切關注,可能受到波及的行業有哪些?
顧學明:此次貿易摩擦涉及“制裁”和反制,從制裁的角度來看,可能會給九大類產業帶來一定程度的影響。從我國反制的角度來看,若沖突升級,我反制措施可能會包括進一步擴大農產品的范圍,并針對美國的飛機、汽車、集成電路等產品進行相關反制,會對美國的這些產業造成一定程度的影響。
問:美國對華貿易逆差是此次貿易摩擦的導火索之一,如何看待這個問題?總理在兩會上提到了“希望貿易總體平衡”,對此我們可能采取哪些措施?
顧學明:美中貿易逆差是系統性的經濟問題,是由中美雙方的經濟結構、國際分工,由市場自發引致的結果。造成美中較大貿易逆差的原因主要有四個方面。
一是統計口徑差異直接導致美對華貿易逆差被高估。按照美國的統計方法,原產中國的貨物通過其他經濟體轉口至美國過程中的增值部分被計算為中方順差。且對美加工貿易出口中,中國企業通常只負責接單生產,不掌控設計、運輸、銷售等環節,美方進口報關價格高于中方出口報關價格,進而推高中方順差。如果從全球價值鏈貿易增加值的角度來計算,美中貿易逆差會降低很多。
二是國際產業分工帶來的“順差轉移”。隨著產業轉移的加速推進和我國加工貿易的發展,日本、韓國、新加坡、中國臺灣等國家和地區對美國的順差轉變為了中國對美國的順差。中國從這些地區進口原材料和零部件、初加工件,加工后再出口到美國,導致這部分地區對美國的順差部分轉變成為中國對美國的順差。
三是美國對華出口管制加劇了雙邊貿易不平衡。從“巴黎統籌委員會”到“瓦森納安排”,美國對我國長期實行出口管制。嚴厲的出口管制扭曲了中美貿易,導致美中貿易逆差額未能真實反映雙方的供求關系,很多有優勢的美國公司喪失了潛在市場機會,中方不得不轉從其他國家進口。
四是美元國際儲備貨幣必然導致的結果。經濟理論認為,儲蓄缺口必然導致貿易逆差,作為國際儲備貨幣,美國可以直接用美元換取實物資源,并通過資本回流彌補“儲蓄缺口”,使其有條件通過發行美元長期維持貿易逆差。美國貿易逆差是美元霸權的副產品和必須承受的成本,中美貿易不平衡的真正誘因在美國。
近些年來,在積極多大進口,促進貿易平衡發展方面我們已經做了大量的工作。2014年10月23日,國務院辦公廳發布了《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強進口的若干意見》;2017年5月,習近平總書記在“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上宣布,中國將從2018年起舉辦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今年11月,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將在上海舉辦。為了進一步擴大進口,相關部門正在起草《關于擴大進口 促進對外貿易平衡的指導意見》,意見有望在近期發布。在一系列政策措施的支持下,我國的對外貿易將實現平衡發展。(記馮其予)
[編輯:田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