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選壁紙的同時將沙發、窗簾配色定好;說出想要的風格,整體軟裝設計就呈現眼前;借助科技,隨時可看到布藝配飾擺在家中的景象……告別傳統的面料展示,26日閉幕的中國國際家用紡織品及輔料(秋冬)博覽會充滿著跨界、炫酷和時尚的味道。抓住智能科技和消費升級,家紡業正在從“一塊布”向“一個家”轉變。
中國國際家用紡織品及輔料(秋冬)博覽會展區一角(圖片由中國國際家紡展組委會提供)
“布”入“大家居”
絲絨質地窗簾和草綠色沙發融合,搭配金屬色的家具和配飾,讓空間更加溫馨明亮;寶藍色的墻壁配上白色的沙發,抱枕與窗簾的圖案呼應,寧靜雅致的氛圍呼之欲出……一個個關于家的美好想象,在家紡展上變成現實。
中國國際家用紡織品及輔料(秋冬)博覽會展區一角(圖片由中國國際家紡展組委會提供)
從展示"布"到打造"家",相比往年,今年的家紡展更像是一個大型生活概念店,包括軟裝設計方案、智能家居等在內的一系列產品在展會上推出,將"大家居"理念展示出來。
比如,家紡企業奧坦斯在展區打造家居物聯網生態系統,實現"一鍵"布局和"一站"銷售;布藝企業大連東立則將展區布置成一個個"樣板間",將不同家裝風格通過布藝變幻進行呈現;窗簾品牌"小軒窗"選擇與家具企業聯動,實現窗簾、壁紙、家具統一配置等。
產業的變化總能在展會上洞察一二。面臨激烈市場競爭和爬坡轉型壓力,家紡企業加快創新步伐,進行跨界合作,從線上到線下,從整合面料、設計、渠道等各環節到集合布藝、配飾等多元產品構架,加速構筑產業新業態。
中國國際家用紡織品及輔料(秋冬)博覽會展區一角(圖片由中國國際家紡展組委會提供)
"家紡業的核心在于提高'一塊布'的價值。"中國家用紡織品行業協會會長楊兆華說,隨著消費升級,產業間、渠道間邊界逐漸模糊,"大家居"趨勢正在顯現。
走進"智慧"生活
除了跨界融合,家紡業也在提高科技含量。打造"智慧"產品,構建新型制造體系,產業從"制造"向"智造"轉型。
中國國際家用紡織品及輔料(秋冬)博覽會展區一角(圖片由中國國際家紡展組委會提供)
通過植入芯片監控睡眠數據,為用戶提供健康解決方案,不少家紡企業以"睡眠經濟"為突破口,加速擁抱智能科技,打開發展新空間。
上海恒源祥家用紡織品有限公司總經理強建春說,恒源祥涉足感官睡眠領域,研發智能床墊,不僅可以感知溫度、力度等,還可以感受人的血壓、心跳等數據。羅萊家紡也將智能監測儀植入床墊、枕頭等產品中,對睡眠數據進行分析,給出解決方案。
不少企業將目光從睡眠產品拓展到臥室生態服務,試水"智慧"生活。比如,自動監測兒童踢被子、尿床情況,提醒監護人處理,跟蹤床單、被子換洗頻率,及時提供服務等。
一些企業選擇從面料入手,通過研發環保抗菌面料,增加附加值,并嘗試用工業互聯網改造工廠,實現個性化產品的流水線定制,提高效率。
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會長孫瑞哲說,智能技術和模式正重塑家紡業,為傳統的生產方式、交換方式、生活方式帶來革命性變革。
尋求文化與價值的共鳴
有文化內涵的品牌才有生命力和長久的韌性。隨著消費結構的升級,越來越多的企業意識到品牌文化和價值的重要性,在深耕品牌理念、做強家紡文化生態圈上邁出堅實步伐。
窗簾品牌"小軒窗"將東方禪意融入其中,夢潔家紡則打造集合床上用品、家用香薰、護理用品等為一體的生活空間,將"美學"和"藝術"融入商業之中。
中國國際家用紡織品及輔料(秋冬)博覽會展區一角(圖片由中國國際家紡展組委會提供)
甚至一些展區,展商并沒有擺滿"能夠換來利潤"的產品,而是用于休閑放松。人們可以停下來欣賞藝術與文化、甚至就是單純的發發呆。"不急于把空間填滿,這里的一切,都希望給消費者帶來更美好、享受的體驗,希望人們在這里得到放松、獲得價值。"楊兆華說。
在這些創意之外,越來越多的家紡企業加快走出去,在國際展會上亮相。不少品牌在海外成立公司,通過聘請世界頂級品牌的設計師,為產品注入更多元的價值理念。
"包涵生活哲學的品牌文化將煉就品牌發展內生新動力,開創中國時尚經濟的新時代。"孫瑞哲說。(完)(張辛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