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中國家紡大會于10月20日在桐鄉召開,大會主題"智能造助力新家紡,物聯網開啟新零售"緊跟時代熱點,邀請了諸多相關領域大咖為家紡人深度解讀大會主題。
主題演講由中國家用紡織品行業協會副會長朱曉紅主持。
南京大學教授錢志新在題為《人工智能新時代》演講中,從工業時代到智能時代、智能的本質和價值、智能生態體系、人工智能基本理論、紅豆發展智能經濟的建議等五個方面將人工智能新時代圖景向與會嘉賓全面鋪開。并將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人工智能等行業熱詞進行了全面解析。
他談到,如今正處于智能時代的加速轉型期,智能的制高點為人工智能。智能的本質是數字化,智能的生態體系包括智能產業化,產業智能化,智能基礎設施。如今,經濟進入新的轉折點,傳統生產方式遇到極大挑戰。那么,家紡行業怎樣發展智能?錢志新給出五點建議:首先,家紡行業要進入智能化,一定要利用好大數據,沒有數據就不會實現智能,今后的發展將是數據的驅動,所以,家紡企業要建立好自己的數據庫。第二,要搭建云平臺,云平臺對行業發展將有很大的促進作用。第三,加快智能化設計研發。家紡行業一定要和用戶互動,了解客戶需求,這就需要智能化設計與研發。第四,建立整體供應鏈智能化。第五,進行智能生產,智能生產等核心思想是定制化、人性化生產。
萬達集團信息管理中心副總經理周鵬飛在《企業數字化轉型的戰略思考》中說到,萬達有四大產業集團,近些年一直在轉型。當很多年前大家都在賣房子的時候萬達就已經開始做"萬達廣場",幾年前又提出"去地產化",成立文化集團。目前,企業數字化轉型已成趨勢,以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和人工智能等新技術驅動的數字化時代已悄然來臨,正在深刻重構各行各業,變革的深度、廣度和速度超過了歷史上任何時刻,擁有洞察力和遠見的企業都已率先行動,應對數字化轉型帶來的機遇與挑戰。
企業的數字化轉型要由意識到行動,最終到真正的轉變。在核心方法方面,企業數字化轉型本質上仍然是"業務"的創新和轉型,不是單個技術的應用,更多是組合拳,對于企業而言,新技術的層出不窮,注定了轉型不可能一蹴而就,在此過程中,企業可以通過WHAT、WHO、HOW的3W的方法來實現。而創新則涉及八大領域:人工智能、大數據、物聯網、虛擬現實、新零售、SaaS應用、BIM技術、云計算。萬達在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物聯網、創新加速器幾方面有了實際的突破,在企業轉型中起到了實際作用。企業開放式創新永無止境。
如今,智能家居、智能支付、智能出行、智能物流、智能制造等新技術正在改變人們的生活,其對實體經濟的影響不言而喻。Plug and Play投資總監劉牧在《新技術對實體經濟未來的影響》演講時介紹說,Plug and Play(PNP)全球總部位于加里福尼加州桑尼韋爾市,是美國亞美迪集團公司旗下一家專注于科技型創業團隊孵化和投資的機構,也是全世界最早成立的孵化器之一。PNP累計孵化、投資超過數千家初創企業,其中更是誕生了PayPal、Google、LendingClub、Dropbox、Logitech等市值超百億美元的明星企業。PNP目前所篩選的創業方向在物聯網、移動出行、金融科技、保險科技、旅行和酒店科技、品牌與零售、醫療與健康、媒體與移動、新材料與包裝等9個領域展開。
劉牧建議,家紡企業可以通過新材料技術進行創新,打造新的產品與商業模式。另外,家紡企業還可以通過獲取客戶情感數據入手,了解產品與客戶交互過程中產生的變化,利用數據采集進行情感營銷。
在深圳市遠望谷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區域銷售總監牛保壘《新零售,芯制造,慧生活》的發言中,圍繞回首過往、展望未來、走進物聯、助推生活四個部分展開。從一個小芯片--RFID射頻識別技術能為制造業與新零售做什么,展示了未來這一技術將對家紡行業產生的影響。
在牛保壘看來,家紡是科技和藝術的化身,在新零售時代,線下數據采集能力至關重要,傳統的家紡行業亟需通過跨界、全渠道、私人訂制、專業智能、合作共贏、快反模式等方面適應新零售時代的市場需求。談及物聯網,他表示物聯網包括六域:用戶域、資源交換域、服務提供域、感知控制域、運維管控域以及目標對象域,而RFID技術是構建物聯網的關鍵技術之一。遠望谷對于RFID技術的研發始于1993年,相對于傳統的條碼,RFID具有非接觸式、遠距離、多標簽以及自動識別等優勢,目前已經在服裝零售、圖書管理、鐵路運輸等行業廣泛應用。這一技術的推廣及應用將助推線上、線下的全渠道融合,也將為家紡鞋服等行業的采購供應鏈升級帶來重要作用,值得品牌企業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