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結中國窗簾布藝行業大咖及新銳力量
匯聚國內資深軟裝設計專家
分享2018國際家居設計流行趨勢
解讀最新軟裝設計、空間設計案例
……
3月4日下午,“2018國際家居設計流行趨勢分享會暨中家紡軟裝趨勢論壇”在紹興柯橋國際會展中心成功舉辦。
本次論壇由中國家用紡織品行業協會、紹興市柯橋區人民政府主辦,中國家紡協會布藝專業委員會、《家紡時代》雜志 、紹興市柯橋區中國輕紡城建設管理委員會、浙江螢火蟲會展有限公司承辦。
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副會長、中國家用紡織品行業協會會長楊兆華,柯橋區區長趙如浪,柯橋區委常委、常務副區長諸劍明,柯橋區委常委、副區長馬焉軍,中國輕紡城建設管理委員會黨工委書記、主任沈關祥,中國輕紡城建設管理委員會黨工委副書記、副主任徐海芳,紹興柯橋中國輕紡城市場開發經營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毛東敏,柯橋中國輕紡城溫嶺商會會長、浙江螢火蟲會展有限公司董事長趙云富,柯橋中國輕紡城溫嶺商會副會長、浙江螢火蟲會展有限公司總經理趙君會等領導出席本次論壇。
此外,中國家紡協會副會長,中家紡布藝專委會執行主任徐博華,中國家紡協會副會長,杭州柯力達紡織有限公司董事長尤恩校,山東省布業行業協會秘書長于波,余杭家紡產業協會秘書長王敏紅,廣東家紡協會副秘書長張鵬,桐鄉市大麻家紡協會秘書長程林飛也出席了本次論壇。
馬焉軍
柯橋區委常委、副區長馬焉軍在致辭中談到,柯橋是“托在一塊布上的經濟強區”,依托“產業+市場+創意”的獨特優勢,柯橋成就了紡織產業鏈完整、紡織產能大、專業市場大的三個輕紡之最。值此2018柯橋中國輕紡城窗簾布藝展覽會(春季)啟幕之際,2018國際家居設計流行趨勢分享會暨中國家紡協會布藝專業委員會軟裝設計論壇既是一次產業基地與行業權威的聯姻,也是專業市場與流行趨勢的融合。希望借助此次會議,進一步推動中國輕紡城窗簾布藝產業的加速發展,實現更多產業與時尚的對接與交流,更好的推動柯橋區紡織產業和中國輕紡城的轉型升級。
毛東敏
紹興柯橋中國輕紡城市場開發經營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毛東敏向大家介紹了輕紡城國際面料采購中心項目,中國輕紡城國際面料采購中心是中國輕紡城城西市場升級改造項目,市場的建設是中國輕紡城戰略規劃的重要步驟,他既是中國輕紡城傳統市場區新生代紡織品專業市場,也是中國輕紡城標志性市場綜合題。中國輕紡城面料采購中心項目由政府主導,在輕紡城市場開發經營集團有限公司旗下的國有專業市場,由中國輕紡城開發經營有限公司開發建設,經營管理,以國內面料批發為中心功能的高端的專業時尚建筑,于今年年底交付投用。
主題演講
2018家居設計流行趨勢
——中國流行色協會色彩趨勢專業委員會委員、中國流行色協會高級培訓師林玲
林玲
林玲從國內家居設計流行趨勢入手,向與會嘉賓展示了四大主題,每個主題下面延伸六個趨勢方向。
第一個主題哲思冥,這個主題靈感主要來源于圖書館和高級會所,它有以下幾個特色,第一個不對稱的幾何圖形。第二個特征面料是精致柔和的。第三個特征多用傳統的格紋和條紋的設計,所以這個主題講究經典和現代一個結合。從整體的基調顏色來講看到整體是暖基調。大面積可以使用象牙色和灰色,搭配學院風的紅和核桃黃,剛才說要和現代相結合,在當中適當點綴一些藍色的線條,這個藍還可以鮮艷一些,特別適合年輕的消費者,當搭配整體是暖色系顏色的時候,主要體現精致和溫暖的感覺,如果整地是以冷基調,像這一塊的藍色主要體現沉靜雅致的印象在里面。
第二個主題一看色彩上鮮艷很多,第二天覺靈主要講的人和自然建立聯系,主要是體現自然美和野性美的,它有兩個設計方向,一個仿舊的紋理有一些褪色,模糊的質感在里面,另一個不同文化下面各種樹葉和印花的呈現。它的特點比如說我們來看一下這個,有異域感的拼布,第二個抽象的這種植物枝葉的這種設計,然后面料的褪色處理,還有一個關鍵點對于這個主題來講它的面料一定是有毛絨感的面料,因為這個是秋冬使用的。整體的基調它的靈感來源于自然景光,都說它是和自然產生聯系,來自于自然的景觀和秋天的印象,2018、2019秋冬的印象,在這里核心的基調色還是灰色和象牙色,但是在這里取得名字楓葉黃,我自己的理解是什么?這兩個鮮艷的顏色,就是說楓葉正好紅色楓葉的時候和時間到了慢慢進入冬季以后楓葉枯黃的顏色,鮮艷顏色的點綴是濃郁但是艷麗的一些顏色。
第三組是幻夢影,這個主題來源于如夢如幻戲劇舞臺的印象,戲劇舞臺給我們的印象夢幻般甚至奢侈的印象在里面,通過在體現奢華像這種大馬士格式紋或者巴洛克格紋,但是它為了營造這種神秘感,它的這個圖案的紋理做了一些擦試效果和褪色效果的處理,它的這個神秘感就是體現在尋找圖案的這種樂趣里面。還有像這種亮片的設計,這個主題里面會有大面積的亮片設計在里面,就像舞臺上這種璀璨的燈光,還有是光澤的面料用深色或者是這種暗寶石色來進行處理,這解決這個主題三個大的特征,對于顏色來講,舞臺上的效果應該是整體基調深色調的顏色,以濃郁的深色掉為基調,搭配下面濃郁的金黃色體現奢侈感,非常具有舞臺的戲劇感在里面,同時搭配這種有光感像寶石一樣的顏色來體現夢幻般的印象,整體有戲劇感,賞光感的視覺效果適合在冬天的節日感氣氛里面來使用。
最后一個趨勢同相融,主要靈感來源于街頭文化和城市元素的融合,這些城市元素是什么呢?比如說交通信號燈,紅黃綠,就可以想象得到顏色上有紅黃綠這三個鮮艷的顏色,還有線條上,城市的電網,城市的水道這種幾何元素的圖形會出現,它三個圖形特征,首先DIY設計,通過一些粗的紗線進行編織出來,有些編織面料,有些直接用紗線是織在織物表面做點綴用的,體現DIY這種的手工感。第二個城市元素作為紋理和圖案使用。第三個圖案的靈感都來源于街頭文化,受街頭文化的影響。整個的基調有城市色,有混凝土的灰色,還有海軍藍以及紅褐色,三個基調色是可以大面積使用的,還有剛才我們說信號燈的顏色,紅黃綠,再加上一個鮮艷的橙色。
設計的溫度
河南二合永建筑裝飾設計有限公司創意總監曹剛
曹剛
設計的溫度,主要指一種情懷、心里面的一種溫度,是情感上的溫度。
什么是空間?什么是空間的主體?人才是主體。
溫度是什么?就是在空間中被觸動的那一刻。
室內設計的切入點很多,這幾個點是設計師最關注的,體驗感、美感、情感。
曹剛以木制品家具展廳案例、辦公室案例、民宿案例、電影小鎮等為例,向與會嘉賓講述了完整的設計思路與設計過程。
最后他談到,我從來不認為軟裝是一個單獨的存在,軟裝應該跟著整體走,布藝是整體的一部分,是在設計那一刻,做空間那一刻已經決定了的,而不是說空間做好,軟裝的人再進來,我們的趨勢不是這樣的。空間的主體是人,如果要去研究趨勢,真的不如去研究人,研究消費主體是什么喜好,他們到底愛干什么,他們的交友方式是什么,我們的色彩就有了,花紋也有了。因為你研究他的時候,他的愛好,他的性情,他的內心里面潛在的需求點有就能鏈接上了,所以說我覺得軟裝趨勢,實際上是我們這個社會的主流群體消費的趨勢,或者主流群體人的趨勢,這是我對于軟裝的個人的想法。
座談交流
會上,河南二合永建筑裝飾設計有限公司創意總監曹剛,華爾泰國際紡織(杭州)董事長徐博華,浙江巴貝紡織有限公司董事長王維揚、紹興小軒窗居室用品有限公司董事長周國軒,浙江瑪雅紡織有限公司董事長沈建春進行了座談交流。座談環節由沈建春主持。
沈建春
近年來,行業的變化模糊了設計師的界線,家紡設計師觸角如何從單品設計向空間整體延伸?
曹剛
曹剛:現在國內的行業分工越來越細,但是產業鏈越來越緊密,從設計師角度來說,做設計還是越專越好。但在專的同時要與上下游交流,軟裝設計要去了解窗簾布藝廠家,不是去跨界,而是去了解。
徐博華
徐博華:有一種說法說設計師這種職業未來會不會消失,機器人可以做海報了,我覺得可能不會,因為設計要有情感。還有一種說法設計師邊界模糊,這一定是未來的趨勢。我是持贊同觀點。為什么設計師的邊界會模糊?是因為它是需求端的資源整合導致資源邊界模糊,然后把設計師的邊界模糊掉了。
周國軒
周國軒:單品的設計師跟整體軟裝的設計師有不同的特點,單品設計師他對于整個品類行業的理解深度會很深,這是他的強項,他不利的一點他橫向的廣度不夠,軟裝設計師他的視角恰恰更廣,他要駕馭家具環境當中那么多類軟裝的品類很多,但是他廣度夠廣,但是他的缺陷對于每一個品類的深度理解不夠的,他們都有特點,怎么辦呢?確實是要打破邊界,單品設計師用新的維度新的視角站在這個角度去理解,他回頭重新去做單品設計的時候,我覺得可能更會符合消費者的需求。
王維揚
王維揚:我們現在一定要走到消費者那邊。跟一線設計師合作最主要的目的是認識消費者,了解目標客戶,了解這一類人群的訴求,這樣研發出來的東西才是有銷路的。
新零售時代的來臨,平臺和內容將成為參與市場競爭的核心,作為內容產業的一員的布藝行業如何打造優質的內容?
曹剛:平臺和內容現在大的趨勢是在整合,有好多都是整裝,從我的角度來說,對于設計師來說,我們更愿意去跟平臺去連接,我們不愿意去跟一個單體對接。我們希望有一個專門的平臺整合資源去做這個事。對于我們來說我們比較有需求的。
徐博華:其實未來發展下去,我覺得布藝企業基本上會分為兩大類:一類做平臺,做平臺對于企業有要求,包括它的資源,整合資源的能力,它的實力。其實大部分企業還是做內容,為平臺提供內容,這里面的內容其實就是你的產品與服務。對于大部分的布藝生產企業,我是建議從兩個方面:第一是你的產品的差異化,包括服務的差異化,這是要了解本企業的特長優勢,把你的特長優勢發揮到極致,這個時候你的產品在同類產品當中就脫穎而出了,第二個建議是,如果你是做產品跟服務的,你一定要有比較強規模化的非標生產能力,非標準化的,但是你可以做到規模化,如果具備這個條件以后,你的內容對很多的平臺都是適用的。
周國軒:要提供差異化的內容肯定要搞清楚定位。其次如果要提供優質的內容,我覺得首先要搞清楚什么是好內容,什么是好產品,這是一個基本的認知,我所理解的好產品不僅僅是實體產品本身好,同時也包括消費者接觸產品過程當中所留下的所有的體驗,體驗好這兩個合在一起才是所謂的好產品好內容。好的產品好的內容通過什么樣的方式去設計,就是從懂用戶開始,去挖用戶痛點,然后回到用戶痛點去開發產品,講好我們的故事,做出爆品,然后輕制造重服務,然后在過程當中強體驗,最后自然而然會產生一個非常好的體驗叫做自營銷,最后是愛互動,一個設計師在產品開發過程當中,時刻不忘跟消費者的互動,最后進社群,這是我所理解差異化的優質內容的方法論。
王維揚:現在的企業,要有應變能力,定制類的產品會越來越多,接下去可能這個風還會刮一段時間。第二打造自己的供應鏈快速反應能力,現在趨勢變化太快,流行變化太快,因此對我們來說挑戰越來越大,不管怎么說平臺是0.01%,99.99%是做內容的,有差異化的產品你才能活下去。
全屋定制在家紡行業應用前景如何?
王維揚:面料在全屋定制中起了很大作用,有時候一個抱枕可以搭一座橋把整個空間連接起來,布藝在全屋定制里面有很大的作用,設計師很多設計的語言是通過布藝來體現的,全屋定制與布藝沒有沖突。定制有很多東西要結合起來做,針對性專門為別人開發,而不是說為全國人民開發,全屋定制整體來說是一個趨勢,看我們怎么樣切入進去。
周國軒:其實狼已經來了,據我了解全屋定制的三大巨頭索菲亞和歐派和尚品宅配實際上已經做窗簾。這不是一個趨勢,人家已經開始驅動,我們企業面對這樣一種趨勢怎么辦的問題,無外乎要么投降,投降的意思是給他做好優質的供應商,要么抵抗,把設計師統統筑成一個陣營。
徐博華:全屋定制已經不是一個未來的趨勢,全屋定制就是現在的狀態,而且這個已經逃避不了,因為我一直在做全屋定制的項目,已經做了很多年,所以對全屋定制這個概念有一個非常深的體會,因為我覺得這種方式真的非常好,既可以體現個性化,同時又把消費需求充分滿足,同時對于我們承擔這個項目的人來說或者企業來說非常有成就感,這已經是目前一種狀態,我覺得就是準備好,然后去協作,我們大部分還是要為全屋定制提供內容,把內容做好。
曹剛:全屋定制實際上現在已經在發生,而且會愈演愈烈,這個跟政府主導也有關系,像在河南現在在試點,它的地產要求200平以下必須是成品房。第二個是消費者的需求,尚品宅配有好多店開在寫字樓里面,就是方便年輕消費者,已經服務到消費者的門口,所以說他們一定會往下延伸,因為掌握了客戶端,下一步就要蠶食你的產業鏈。房間進門第一眼看到的永遠是跟布藝有關的,布藝是那個最抓眼球的,但做成品全屋定制的企業恰恰都是做那些看不見的東西的,例如衣柜、墻板,都是最實用,但都不是最美的東西,最美的東西是我們這個行業我們的人去締造的,現在才開始抵抗我覺得可能有一點晚了,但是咱們能想辦法做到讓他們離不開我們,這就是設計力,怎么樣讓設計師的設計力更強。(徐瑤)
[編輯:田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