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行一步:中國企業在越南
今年2月,中國家紡協會會長楊兆華曾率領家紡企業代表團赴越南、柬埔寨考察調研。短短的幾天時間,先后深入到兩國具有代表性的企業5家、工業園3個、經濟特區1個和當地的市場業態,召開了6次座談會,與一線經營者、管理人員,以及投資方的決策者、當地工商界的知名人士進行了廣泛的交流和探討,收獲了有價值的信息,明晰了思路,結交了朋友。考察團在結束前進行了總結,大家一致認為,考察收獲豐碩遠超預期。通過實地考察促進了思想的轉變和認識的提高,開闊了全球戰略發展的視野,打造國際型家紡企業的信心明顯增強,企業"走出去"應首先確立正確清晰的目的和目標,對于有意向"走出去"和準備"走出去"的家紡企業來說,遲"走出去"不如早"走出去"。
楊兆華率團考察越南天虹海河工業園區
中國家紡代表團訪問越南、柬埔寨可謂一次"探路"之旅,所獲資訊與數據為家紡企業走進"東盟"提供了可靠參照。為使更多家紡企業了解越南中資企業境外建設情況,2015家紡大會特邀了兩位投資越南的中國企業代表。一位是天虹的郭珉先生,一位是前江的翁振強先生。兩位嘉賓在"走出去"國際交流會上分別介紹了"越南天虹海河工業園區"和"越南龍江工業園區"的建設和發展情況,分享了境外投資發展經驗。
天虹集團控股有限公司市場總監郭珉介紹園區情況
天虹1997年成立,目前擁有290萬紗錠的能力,其中在越南有125萬紗錠,在中國大陸有120萬紗錠,近年在新疆的投入也將有45萬紗錠出來。目前天虹每年的紡紗能力達60萬噸,這是一個非常大的數量,大概一天賣1500噸到1800噸的各類紗線,天虹目前有2萬名員工。越南天虹海河工業區位于越南的北部,靠近中國。從廣西過了東興海關就可以到園區。
郭珉介紹說,天虹海河工業園區首先是實現了"三通平",即水電路有保障,有標準的廠房;越南北部是產煤區,充沛的煤炭資源來給我們提供很好的能源;園區有淡水,包括周邊有水庫,越南非常強調污水處理,環保是很重要的事情,園區會按照世界標準環保要求來建立污水的處理;隨著園區的不斷完善,比如物流綜合體和培訓機構將逐步建立起來。另外工業園區稅收政策也有優惠。2018年TPP方案將會開始生效,會有更多的優惠。未來的園區將會打造成為集原料倉庫、紡紗、制布、染整等一條龍的完整體系。
郭珉還強調了天虹海河工業園區的一些優勢。天虹海河工業園區的投資運行模式是集約化、專業化、低成本、低售價,通過戰略營銷實現高毛利率。我們希望在園區里面把基本應該具備的事情都做好,把供應鏈的不同分布集中在一起,這樣會大幅降低成本,把利益回饋給最終的客戶。
園區由中資公司天虹經營,園區內沒有語言障礙,是目前最大的符合產業鏈發展的工業園區;天虹從2006年就投資越南,積累了近10年的經驗,熟悉當地情況,又有中國文化氛圍,為今后新加入的合作者帶來方便;更為重要的一點,近期中央在講"供給側"管理,天虹園區本身就是用"供給側"的理念建設的,天虹從1997年發展到今天做到130多億的銷售額,就是按需生產的模式,是"供給側"的理念。
翁振強向與會者介紹了龍江工業園的基本情況,越南龍江工業園總面積540公頃,它位于越南前江省,距離胡志明市約50公里,該項目期限是50年,到2057年為止,100%由中國企業中資獨資建設。從胡志明市到龍江工業園有越南的第一條高速公路,交通很方便。
前江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招商部經理翁振強介紹園區情況
工業園50公里范圍之內有680億萬的人口,龍江工業園具有很好的稅收優勢,企業自有收入之年起享受15年的企業所得稅優惠期,優惠稅率為10%,其中自盈利之年起4年免稅,后續9年稅率為應繳稅額度的50%。
翁振強強調說,龍江工業園有很完全的配套設施,包括污水處理廠還有變電站,還有很好的道路等等。目前越南政府想把龍江工業園所在的九龍江平原從農業的功能轉向工業的功能,農業用地轉向工業用地。到10月份我們已經簽署合同企業33家。龍江工業園還設立了服務窗口,由前江省工業區管理委員會為投資商提供越南國家政策及規定、新投資項目審批及投資簽發等服務。
楊兆華會長從2月份率團考察越南投資環境,到本次大會邀請越南嘉賓和越南中資企業代表介紹情況,這些積極的努力,目的就是為推動家紡企業“走出去”鋪路架橋。
楊兆華會長在越南考察后總結說,"走出去"實施跨國合作具有戰略意義。企業"走出去"應明確目標,不是僅僅利用廉價勞動力、便宜的原料和低成本等優勢,這些可能只是暫時的。企業"走出去"更多的是進行全球化戰略運作,充分利用國際市場的優勢資源,合理在海外建立研究中心、營銷網絡、生產加工基地、原料基地等,實現生產要素的全球化配置,并在"走出去"的過程中升級自身,實現產業轉型升級的目標。大家到實地考察,親身感受外部的投資環境和當地社會的實際情況,為企業"走出去"做決策提供了準確的依據。先行一步"走出去"的企業為我們提供了經驗借鑒,樹立了榜樣。(中家紡 辛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