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型之路,回歸商業本質
——中國家紡協會赴江蘇丹陽、南通地區調研
床品行業是家紡行業重要門類之一,2014年在面對消費習慣、消費渠道以及管理模式等多方因素變化,行業發展面臨新的機遇與挑戰。如何及時反映行業訴求,發揮行業服務職能,3月23-25日,中國家紡協會楊兆華會長、朱曉紅副會長等一行赴江蘇丹陽導墅鎮、皇塘鎮以及江蘇南通地區對家紡床品產業集聚地進行了為期2天的調研。
丹陽家紡企業發展各具特色,政府重視產業發展
江蘇丹陽市導墅鎮、皇塘鎮分別作為中國家紡名鎮,聚集著堂皇家紡、圣羅蘭家紡、澳丹奴家紡、佩爾家紡、皇晶家紡、愛倫家紡等大批家紡床品企業,兩地政府領導非常重視當地家紡產業發展與轉型,導墅鎮汪濤書記、皇塘鎮黃俊杰書記分別陪同楊會長一行參觀當地重點家紡企業并組織座談,積極應對家紡產業下一步轉型發展。
在調研過程中發現,當地企業在 "新常態"下,注重自身優勢資源整合。
堂皇家紡在新形勢下,以"產品做減法,營銷做加法"的發展思路,在"小機繡工藝"基礎上結合蘇繡文化,將"堂皇繡"的特色發揮極致,讓產品更具內涵;同時注重渠道營銷和管理,產品作紐帶,線下精耕,線上開拓,2014年堂皇家紡線上較快增長,客單價保持較高水平,線下優化管理,整體保持平穩增長。
2014年愛倫家紡在原有渠道下新成立了電商部和禮品部,借助恒源祥品牌在市場影響力,均保持較快增長。禮品市場雖然近幾年受政策等因素影響,但親朋走動、禮品饋贈等基本需求還是存在,將床品作為禮品市場的一個品類,產品特性研究和渠道開拓是禮品市場的重要舉措。
皇晶家紡也表示未來將加快產品結構和門店調整,重視運營效率和質量,隨著競爭加劇,未來人才是困惑企業發展的重要瓶頸,尤其互聯網時代,年輕一代創業思維是激發企業發展的重要活力。
圣布凡家紡在座談中也講到,新環境下,傳統渠道發展普遍受到沖擊。直營和加盟作為線下渠道,沒有誰優誰劣,如何契合企業自身管理模式,提高效率就是好渠道。未來圣布凡在堅持線下渠道經營同時,對電視購物等新型渠道也將加大投入。
佩爾家紡提出,在新環境下,將從兩個方向重點發力。一是成本優化,二是針對不同渠道不同客戶的產品細分,未來通過醫用、養老、嬰幼兒等不同人群需求研發產品、開拓市場。
澳丹奴家紡、利隆戶外、夢沁園家紡、蘭蝶家紡、麗娜家紡在座談中,從品牌、渠道、設計創新、成本控制等不同角度分享了經驗。
導墅座談會現場
皇塘座談會現場
楊兆華會長在聽取當地政府代表和企業家交流后,對導墅和皇塘地區家紡產業有了新的認識。一是丹陽導墅、皇塘家紡產業近幾年發展很快,不論從產品結構還是渠道經營都有了很大提升,二是當地家紡企業憂患和抱團取暖意識強,整體發展穩健,三是面對家紡行業二代接班,年輕人對傳統產業創業激情的迸發是家紡未來發展根本。
楊會長繼續指出,家紡行業外部環境千變萬化,無論從消費習慣改變、全球競爭優勢轉移、互聯網等新技術新模式出現,未來都將帶來行業變革。傳統粗放型擴張早已不能適應,未來家紡行業將逐步回歸商業本質,以用戶需求為導向的精細化發展才是企業立足之本。對于出口市場,應該立足全球視角解決成本困境,勞動力成本、生產資料成本、關稅成本、資金成本、渠道成本都需要從全球化角度去度量。對于國內市場,需要重視線上,但不能迷信線上,要回歸商業本質,注重消費需求變化,結合企業自身優勢,將目標客戶需求作為產品創新內涵,以此為基礎優化渠道效率及管理能力,從而贏得市場。
導墅、皇塘作為中國家紡名鎮,兩地政府都非常重視家紡產業發展,未來應該積極利用好區域品牌示范效應,發揮兩地骨干企業領頭作用,扶持區域內中小型家紡企業,整合上下游資源。中國家紡協會也將積極利用協會各類資源與兩地政府合作,加強信息咨詢和平臺建設,為兩地區域發展搭建合作及推廣平臺。
南通家紡面對挑戰積極應對,未來發展活力四射
南通家紡,尤以海門和通州地區是我國家紡重要產業基地。海門三星鎮和通州川姜鎮都是由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授予的"中國家紡名鎮"。座談會上,江蘇海門市委常委、海門工業園區管委會祁中偉書記、江永軍主任,川姜鎮邵愛軍書記,通州、海門家紡商會以及藍絲羽家紡、江蘇大島、江蘇金太陽、明超家紡、寶縵家紡、美羅家紡、心愿家紡、盛源家紡等南通多家知名家紡企業董事長親臨會議。
2014年南通地區家紡行業整體發展平穩,海門市整個產業集群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70.6億元,同比增長18.6%。疊石橋市場成交額553億元;通州紡織服裝年生產銷售600多億元,家紡產業占90%以上。規模工業產值465億元,增長7.4%。
在全球經濟一體化和中國"經濟新常態"的大背景下,家紡行業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都將持續受到勞動力、生產資料、環境保護、資金稅收等諸多因素制約,同時隨著互聯網思維對傳統商業模式的滲透,都將對家紡行業轉型升級起到外部推動作用。
南通座談會現場
座談過程,企業家直擊命脈與困惑,紛紛介紹了2014年遇到的問題以及應對措施。
藍絲羽家紡俞建輝:作為家紡品牌企業,如何處理好線上和線下關系是對企業的考驗。品牌風格更注重市場和客戶需求,未來藍絲羽將加大對產業鏈端的拓展,跨界合作帶來的家紡新增量。
金太陽袁紅兵:作為家紡企業的上游面料供應商,企業核心競爭力在于產品的研發與跟蹤,轉型是對行業內部的資源重構,面臨巨大機遇。
寶縵家紡陸維祖:企業下一步將放慢步伐,注重產品研發,積極優化渠道。產品質量、品質及客戶認可是根本。通過產品的定位和區分,對專業市場、專賣等傳統渠道進行回歸與探索,降費增效,將性價比高的產品呈現給用戶。
美羅家紡秦鵬:線上發展是趨勢,但隨著線上成本高企,線下渠道的回歸,未來平衡點是企業追求的方向。
心愿家紡楊華:發展回歸本質,依托自身優勢,用產品風格提升客戶粘性。
明超家紡胡明亮:下一步將加快新渠道擴展和傳統渠道整合。通過微營銷等新型渠道剔除中間環節等費用攤銷,讓利消費者。對于傳統渠道積極走出去,未來通過家紡購等集約模式整合資源。
盛源家紡陳飛:盛源以外銷為主,下一步將加大產品的研發與創新,延伸產品走出去。
商業回歸,以消費需求為導向的產品是根本,加快線上線下融合之路
楊兆華會長認真聽取企業心聲,在過程中不斷與企業家進行互動交流。在溝通與探索中,楊會長對下一步家紡行業發展提出了自己見解。
1、以消費需求為導向的商業回歸是企業發展方向。
當下消費者購物習慣在改變,經銷商、渠道商也在隨之發生改變,在交流中了解到:2015年1-3月,疊石橋、志浩市場客流持續走高,周邊酒店全都爆滿。市場上產品門類齊全,產品檔次各異,但產品整體品質提升。座談中對客流的分析發現,線上和線下的經銷商和渠道商多會于此,甚至專賣渠道的經銷商也加入,符合消費需求的產品是他們競相追逐的目標。因此線上線下看重是產品本身,企業未來的發展不能脫離消費需求,精細化專注型發展才是企業生存之道。
2、線上發展是趨勢,企業應該重視線上發展,但不能迷信線上渠道。
線上快速發展已經成為共識,中國家紡協會委托艾瑞咨詢做了2014年家紡電商報告統計顯示:2014年家紡類產品線上銷售達到898億元,增長57%,其中90%左右為床品,電商份額在床品全渠道占比已經不容小視。如果企業還抱著堅守傳統模式的態度,將是方向性選擇錯誤。
未來行業發展將是以萬變應萬變。隨著消費習慣、消費環境、消費對象、消費目的不斷改變,如果一味固守肯定不能適應行業發展。線上發展應該是用互聯網思維去優化渠道和整合資源的過程,是模式創新的過程,而不是簡單線上營銷。
中國線上起步落后于美國、歐洲、日本,互聯網技術也沒到超越對手的地步,可為什么中國電子商務發展尤其以紡織服裝類產品所在平臺份額來看,速度遠遠快于歐美日等發達國家。傳統線下渠道平臺管理費用過高,渠道層級不夠優化,商品信息不對稱等種種因素都為線上快速發展提供了條件。反觀美國市場,百貨零售業的發達與便利,不論是沃爾瑪、Costco、macy's、J.C.Penney等都有完善的定價系統和規模效應。因此互聯網時代崛起將倒逼線下傳統模式變革。
3、未來發展在于融合,企業更應把握時機迎難而上。
隨著線上發展的快速崛起,線上營銷成本已經成為企業發展突破的瓶頸,流量轉化成本越來越高,而隨著線下傳統模式的變革,未來商業地產價格將回歸理性,隨著線下渠道優化、坪效提升、租金回落,未來的線下體驗、便利等優勢逐步顯現,線上線下將走向融合之路。因此在商業模式的變革期,企業更應把握時機迎難而上,未來家紡品牌買手集約店、跨界家居體驗店都可能出現。因此資源整合,精細化管理、新技術新模式探索、人才隊伍培育等軟實力的提升應在當下。(中家紡 遠行)[編輯:姝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