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   加入收藏 | 設為首頁 | 返回首頁  
微信圖片_20210507163415.jpg
資訊首頁 | 熱點新聞 | 黨建專欄 | 協會在線 | 頭條關注 | 企業資訊
您所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熱點新聞>正文
700余行業科技精英聚武漢,浙理工陳文興榮獲2017中國紡織學術大獎(附榮譽榜單)
文章來源:紡織服裝周刊  2017.11.07
  “加強國家創新體系建設,強化戰略科技力量”,十九大報告為我國的科技發展繪就藍圖,指明了方向。正當全國紡織界認真學習貫徹十九大精神之時,“2017中國紡織學術年會”于11月4日在武漢召開,這也是紡織科技工作者在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熱潮中的一次高端學術交流。本次學術年會由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指導,中國紡織工程學會主辦,武漢紡織大學承辦,富麗達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協辦,并得到江南大學、天津工業大學、西安工程大學、中國紡織科學研究院等單位的大力支持。
  中國科協學會服務中心黨委書記、副主任劉亞東,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會長、中國紡織工程學會理事長孫瑞哲,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副會長李陵申,中國科學院院士張俐娜,中國工程院院士孫晉良、蔣士成、俞建勇,武漢紡織大學校長彭育園出席會議。來自國內科研、生產、教學第一線的紡織科技工作者,以及來自日本、澳大利亞、中國香港等海內外專家、學者700余人出席本次紡織學術盛會。
  2017中國紡織學術年會以“融智﹒融創”為主題,設1個主會場和7個分會場。主會場開幕式和學術報告環節分別由中國紡織工程學會常務副理事長伏廣偉和武漢紡織大學教授徐衛林主持。
  劉亞東在致辭中表示,中國紡織工程學會是中國科協系統的優秀科技社團,通過學術年會在先進工藝、技術、創新等方面開展交流探討,助推紡織產學研用一體化體系建設,在建設紡織強國中起到了推動作用。他希望中國紡織工程學會繼續組織廣大紡織科技工作者緊密跟蹤世界前沿科技,發揮學術引領作用,為推動紡織強國建設做出新貢獻。
  李陵申說,紡織學術年會是行業科技工作者的年度盛會,得到了全國紡織學術界的積極響應。他希望中國紡織工程學會借助該平臺,加強紡織科研力度,拓展技術應用廣度,實現產、學、研、用的緊密結合,加快我國紡織行業產業升級,為實現紡織強國的目標提供有力支持。
  武漢紡織大學校長彭育園表示,學術年會平臺是紡織科技界發布新觀點、新技術、新方法,展示最新學術成果的高端平臺,希望這個平臺在提高科技創新能力方面有新的作為。
  業界期待的中國紡織學術大獎在會上揭曉。大會宣布浙江理工大學教授陳文興榮獲2017中國紡織學術大獎;東華大學研究員丁彬等5人獲2017中國紡織學術帶頭人;大連華陽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研究員級高級工程師曾世軍等5人獲2017中國紡織技術帶頭人;東華大學教授劉麗芳等3人獲“富麗達”2017中國紡織青年科技獎;中復神鷹碳纖維有限公司的陳秋飛等6人獲2017中科紡織科技成果轉化貢獻獎;《功能基蠶絲織物的仿生構建與性能》等15篇論文獲第18屆陳維稷優秀論文獎。與會領導和嘉賓為以上獲獎人員頒獎。同時大會還向中國紡織工程學會“紡織漿料與漿紗技術”等10家科研基地隆重授牌。
  孫瑞哲做了《破局立勢,價值再造》的主題演講,他在梳理了中國紡織行業科技創新進展與成就后談到了中國紡織工業的“新定位”,他說,行業要樹立新的產業發展觀,紡織行業是創新驅動的科技產業、文化引領的時尚產業、責任導向的綠色產業。中國紡織科技發展戰略目標就是向高端化、高技術化、多元化、生態化方向發展,并重視對尖端性、前沿性紡織科技研究,重視對事物本質研究,形成紡織產業根本性和顛覆性創新。發展重點是纖維新材料、高技術紡織品、高端裝備、智能制造、綠色制造。
  對于中國紡織行業價值再造的“融智”與“融創”路徑,孫瑞哲提出,通過產品融智實現智能產品,重塑產品核心價值;通過制造融智實現智能制造,重塑行業制造模式;通過供應鏈融智實現智慧供應鏈,重塑行業支撐體系;“融創”路徑則是技術與創意的融合創造、區域與全局的融合創造、發展與責任的融合創造。
  在主題報告環節,中國科學院院士、武漢大學教授張俐娜,天津工業大學教授程博聞,東華大學研究員王華平圍繞纖維素和甲殼素的低溫溶解及其新型纖維的構建、高性能聚苯硫醚的合成改性與應用、大容量熔體直紡聚酯纖維工程仿真等技術進行了主題演講。
  會議期間,中國紡織工程學會常務副理事長伏廣偉和2017學術大獎獲得者陳文興接受了本刊采訪。伏廣偉表示,建設紡織科技強國需要良好的學術氛圍,此次學術年會的一系列活動很好地營造了學術氛圍,老科學家的情懷,青年科技工作者的氣魄和對未來的憧憬讓行業看到了實現科技強國的希望。作為加強基礎研究的重要措施,中國紡織工程學會正在全力打造學會技術研發中心,利用學會科學家集中的優勢,促進產學研協同創新,推動紡織產業升級和可持續發展。陳文興激動地說,能獲得如此之高的榮譽,首先想到的兩個字是“感恩”。面對巨大的榮譽,他表示,今后要繼續為紡織產業升級,建設紡織強國、人才強國而努力。
  2017中國紡織學術年會設7個分會場,其中5個分會場圍繞高品質原液著色纖維及其紡織品產業技術創新、現代紡織技術、產業用紡織品—分離膜技術與應用、服裝科技創新、國際紡織高等教育論壇等熱點內容展開深入交流;另外2個分會場分別為第3期“青年人才托舉工程”沙龍、第126期新觀點新學說學術沙龍暨第12期紡織科技新見解學術沙龍。本次年會同期還舉辦了中國紡織工程學會第25屆理事會第五次擴大會議、《紡織學報》第九屆編輯委員會第2次會議。
  中國紡織學術年會自2011年首次舉辦以來,目前已經連續成功召開七屆,旨在為全國的紡織科技工作者搭建高端學術交流、高層次創新人才表彰、優秀科研成果發布的權威平臺,在推進學術界和企業界的深度合作,以及推出我們行業的學術帶頭人,為培養紡織行業人才做了大量的工作,首屆學術大獎得主俞建勇已當選院士、還有多位學術帶頭人、技術帶頭人、青年科技獎獲得者通過學會推薦榮獲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中國青年科技獎、杰出工程師獎等稱號。
  此次年會首次走出上海,選擇在武漢舉辦。今后,學術年會將走進中國主要紡織高校和科研院所,通過這個高端平臺,將紡織學術新思維、新成果、新體制,以及優秀人才向科研一線延伸,讓這個平臺深入到紡織高校和科研機構的每一個角落。明年,中國紡織學術年會將在西安舉行,由西安工程大學承辦。(郝杰
 

榮譽榜

(按姓名漢語拼音的順序排列)


2017中國紡織學術大獎

陳文興 浙江理工大學

 

2017中國紡織學術帶頭人

丁彬 東華大學

郭靜 大連工業大學

呂曉龍 天津工業大學

孟家光 西安工程大學

夏延致 青島大學

 

2017中國紡織技術帶頭人

廖周榮 宜賓絲麗雅集團有限公司

馬曉輝 江蘇大生集團

楊衛忠 上海德福倫化纖有限公司

曾世軍 大連華陽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張戰旗 魯豐織染有限公司

 

“富麗達”2017中國紡織青年科技獎

劉麗芳 東華大學

劉雍 天津工業大學

肖紅 軍委后勤保障部軍需裝備研究所

 

2017中科紡織科技成果轉化貢獻獎

陳秋飛 中復神鷹碳纖維有限責任公司

馬廷方 杭州萬事利絲綢科技有限公司

張清華  東華大學

張葉興 江蘇國望高科纖維有限公司

張月平 江蘇金昇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張戰旗  魯豐織染有限公司

 

2017紡織優秀博士、碩士學位論文獎獲獎論文

博士學位論文

作者姓名

指導教師

論文題目

學位授予單位

董  杰

張清華

可溶性聚酰亞胺的合成及高性能纖維的制備

東華大學

李召嶺

郁崇文

苧麻氧化脫膠機理分析及自驅動脫膠廢水處理

東華大學

劉英軍

高  超

高性能石墨烯纖維

浙江大學

盧致文

蔣高明

橫編針織物CAD系統研究與實現

江南大學

王  哲

潘志娟

多級結構微納米纖維的結構調控及其空氣過濾性能

蘇州大學

張典堂

陳  利

三維五向編織復合材料全場力學響應特性及細觀損傷分析

天津工業大學

碩士學位論文

作者姓名

指導教師

論文題目

學位授予單位

曹云鶴

方  東

釩酸鹽納米線陣列電極設計及其儲鋰性能研究

武漢紡織大學

賀海軍

劉呈坤

靜電紡絲法制備聚丙烯腈基納米碳纖維及過程機理研究

西安工程大學

洪菲菲

俞建勇

磁響應型SiO2納米纖維膜的制備及液相分離研究

東華大學

胡小賽

沈  勇

花狀CuS復合材料的制備及其性能研究

上海工程技術大學

李  維

許福軍

基于碳納米管/聚乙烯醇涂層紗線的柔性傳感材料研究

東華大學

寧麗群

王  瑞

苯乙烯-丙烯酸丁酯共聚物基纖維狀材料制備及其性能研究

天津工業大學

沈  楨

胡  毅

Sn基復合納米碳纖維制備及其儲能功能研究

浙江理工大學

夏  棟

蔣高明

基于多尺度幾何分析的經編織疵在線檢測

江南大學

邢京京

錢曉明

柔性防刺材料結構設計與性能研究

天津工業大學

楊  曦

張玉梅

不同后處理條件下聚芳砜酰胺纖維結構性能的變化

東華大學

章燕琴

龍家杰

超臨界CO2專用蒽醌型活性分散染料的合成及結構表征

蘇州大學

第18屆陳維稷優秀論文獎獲獎論文

論文題目

作者

功能基蠶絲織物的仿生構建與性能

陳鳳翔,李可,楊輝宇,劉欣,董兵海,

王世敏,徐衛林

經編全成形運動裝款式建模與工藝實現

董智佳,蔣高明,叢洪蓮,張愛軍

多軸向經編曲面復合材料車門低速碰撞數值模擬

高哲,蔣高明

基于有限元模型的噴氣渦流紡纖維運動軌跡模擬

韓晨晨,程隆棣,高衛東,薛元,楊瑞華

高壓電性靜電紡柔性氧化鋅/聚偏氟乙烯

復合纖維膜

李靜靜,盧輝,蔣潔,張思航,顧迎春,陳勝

靜電紡納米纖維包覆紗及其在醫用紡織品中的應用

劉呈坤,李博昱,孫潤軍,劉佳,毛雪

多重集聚紡紗線結構成形機制及其針織物性能

劉可帥,江偉,楊圣明,郭維琪,夏治剛,倪俊龍,

徐衛林

鐵黃顏料的表面改性及其在超高分子質量

聚乙烯中的應用

劉銘,張麗平,張敏,王曉春,趙國樑,王軒,唐星辰,楊中開

丹蒽醌對氧化脫膠苧麻纖維理化性能的調控

孟超然,畢雪蓉,李佳蔚,郁崇文

一體化聚氨酯丙烯酸酯的合成及其在光固化數碼印花中的應用

孟一丁,邵建中,黃益,王成龍,孫廣東

微生物合成納米靈菌紅素及其對羊毛織物抗菌染色工藝

任燕飛,鞏繼賢,付冉冉,張健飛,王富邦,陶宇慶

碳/芳綸混編三維編織復合材料拉伸性能

孫穎,劉俊嶺,鄭園園,陳利,李嘉祿

結合全局與局部多樣性特征的色紡紗色度學指標測試與評價

袁理,代喬民,付順林,鄢煜塵

阻燃維綸/間位芳綸纖維混配的阻燃

協同效應及機制

張憲勝,施楣梧

環境友好型氟化聚氨酯防水透濕膜的制備

趙景,王先鋒,劉麗芳,俞建勇,丁彬 

中國紡織工程學會科研基地

科研基地名稱

依托單位

負責人

紡織漿料與漿紗技術科研基地

江南大學

高衛東

服裝舒適性與功能防護服裝科研基地

東華大學

李俊

服裝智能設計與制造科研基地

西安工程大學

張欣

功能服裝創新設計科研基地

北京服裝學院

王永進

功能聚酯與聚酰胺纖維材料制造技術科研基地

中國紡織科學研究院纖維新材料分院

李鑫

熱塑性高性能纖維科研基地

四川省紡織科學

研究院

王樺

絲綢文化創新與時尚設計科研基地

浙江理工大學

周赳

天然染料染色印花技術與應用科研基地

蘇州大學

王祥榮

纖維與紗線超臨界二氧化碳無水染整

技術科研基地

大連工業大學

鄭來久

中空纖維膜材料與應用技術科研基地

天津工業大學

肖長發

 
[編輯:田田]
相關文章  
 
家紡視頻  
友情鏈接  
| 協會簡介 | 關于我們 | 版權聲明 | 隱私權申明 | 聯系方式 | 廣告服務
版權所有:中國家用紡織品行業協會 Copyright©2012China home textile associ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北京市朝陽區朝陽門北大街18號十層 電話:010-010-85229322   E-mail:service@hometexmail.cn
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9980號   京ICP備12044575號-1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熟妇少妇任你躁在线观看无码 | 老师我好爽再深一点的视频|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网站| cctv新闻频道在线直播| 扒开两腿中间缝流白浆在线看| 久草视频这里只有精品| 欧美成视频在线观看| 伊人热热久久原色播放www| 美团外卖猛男男同38分钟| 国产免费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亚洲最大的黄色网| 国产黄大片在线视频| xxxxx在线| 成在线人视频免费视频| 久久人搡人人玩人妻精品首页| 有色视频在线观看免费高清在线直播 | 国产精品对白交换视频| aa毛片免费全部播放完整| 局长的又长又粗慧芳| 久久91精品国产91| 日本香蕉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古装片| 欧美日韩国产区在线观看| 亚洲黄色在线观看网站| 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国产一区二区精品久久| 高清不卡毛片免费观看| 国产成人综合亚洲| 福利视频网站导航| 国产精品美女久久久久久2018| 99在线小视频| 天天射天天爱天天干| √新版天堂资源在线资源| 成人一区专区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无码视频专区| 日本一道在线日本一道高清不卡免费 | 国产视频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99精品久久久中文字幕| 天天操夜夜操美女| www.11yinyuan.com| 学校触犯×ofthede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