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們:
今天,2016年全國紡織行業質量管理小組總結與表彰會議在太原召開了。首先,感謝山西紡織行辦的同志們給予的大力支持,參加QC小組成果同志們和評委專家也付出很大的努力,在此表示誠摯的敬意。
2016年是“十三五”的開局之年,黨的十八大明確指出,未來中國的經濟發展要從以往固有的規模增長模式,向創新驅動、質量效益、品牌效益模式轉變,并且成為推動中國經濟發展的核心驅動力。《中國制造2025》也提出了質量為先的發展理念,國務院前不久還針對消費品行業提出了“三品”戰略。持續地開展QC小組活動就是在新形勢下貫徹國家創新驅動、質量為先和具有廣泛群眾性參與的一項有意義的活動。
下面,我想講二個方面的問題:一是通報一下今年以來全行業經濟運行情況;二是講一下“三品”戰略與QC小組活動工作情況。
一、今年以來紡織行業運行與走勢
(一)運行情況
(1)生產情況總體平穩
2016年以來,紡織行業生產增長較為平穩。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1~5月規模以上紡織行業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6.7%,與2015年同期持平,高于同期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速0.8個百分點。
主要大類產品中,紗產量受內外棉價差縮小影響,增速有所加快,1~5月規模以上企業產量同比增長7.6%,較上年同期加快5.4個百分點。布產量增速與上年同期持平,1~5月同比增長3.7%。化纖、服裝產量增速有所放緩,1~5月同比增長7.2%和0.7%較上年同期分別放緩3.8和0.4個百分點。
(2)出口降幅逐步收窄
2016年以來,紡織行業出口總額呈現負增長態勢,根據海關快報數據,1~5月我國紡織品服裝出口總額為1006.3億美元,同比下降2.3%,但降幅比去年和年初以來有所收窄。
出口價格下降是帶動紡織行業出口總額持續負增的主要原因。1~4月紡織品服裝出口價格同比降低4.4%,但紡織織物受內外棉價差縮小影響,競爭力有所提升,為出口降幅收窄起到了一定作用。
(3)內銷增速持續放緩
2016年以來,受宏觀經濟增長減速及食品價格上漲等因素影響,衣著類商品內銷增速呈現持續放緩態勢。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1~5月全國限額以上服裝鞋帽針紡織品零售額同比僅增長7 %,增速較上年同期放緩4個百分點,低于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速3.2個百分點。網絡渠道增速也持續放緩,1~5月全國網上穿著類商品零售額同比增長16.2%,較上年同期大幅下降13.9個百分點。
(4)效益情況穩中趨緩
2016年1~4月,規模以上紡織企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21214.9億元,同比增長4.4%,增速較上年同期放緩0.9個百分點,較今年1~3月放緩0.7個百分點。實現利潤總額1059.2億元,同比增長6%,增速較上年同期放緩3.7個百分點,較今年1~3月放緩0.5個百分點。規模以上企業銷售利潤率為5%,較上年同期提高0.1個百分點。
(5)投資增長有所下行
2016年1~5月,全行業固定資產投資完成額為4243.6億元,同比增長7.5%,增速較上年同期降低8.7個百分點。受常規產能偏大、經濟效益下滑影響,化纖行業投資規模出現萎縮,1~5月投資額同比減少2.4%,成為帶動全行業投資增長減速的主要原因。
分地區看,東部地區紡織行業轉型升級投入需求持續增加,1~5月投資完成額同比增長8.4%,高于全行業投資增速0.9個百分點。中部地區承接產業轉移進度放緩,1~5月投資額同比僅增長2.7%。西部地區紡織產業發展速度有所加快,1~5月投資額同比增加38.5%,其中新疆投資額增長1.9倍,其他省份增長16.6%。
(二)主要問題
(1)內外市場壓力較大
2016年以來,國際市場需求持續低速增長造成競爭更趨激烈。我國紡織行業受制造成本高企影響,參與國際市場競爭的壓力仍然較大。2016年1~4月我國出口的紡織品服裝在美國、日本、歐盟進口市場中所占份額分別為33.8%、61.8%和32.1%,較上年同期同比分別下滑0.9、2.5和2.9個百分點。我國內需增長持續放緩,限額以上服裝鞋帽針織紡織品零售額增速降至本世紀以來的低點,明顯低于以往兩位數的增長水平,網上穿著類商品零售額也從以往25%以上的增速放緩至15%左右。
(2)資金緊張問題仍然存在
資金短缺仍是當前紡織企業的突出問題之一。一是融資難、融資貴問題始終未能有效解決。銀行拒絕向紡織企業放貸的情況仍然存在,企業獲得貸款利率上浮水平較高;銀行存在收取貸款服務費、強制購買理財產品等情況,變相增加融資成本負擔;要求企業互保現象仍較為普遍,易引起企業資金鏈斷裂的連鎖反應。二是市場需求低迷加劇資金周轉壓力。受市場低迷影響,紡織行業出現庫存增多、貨款回收周期延長情況,占用企業資金,加大周轉壓力。
(3)儲備棉出庫情況仍需關注
國家儲備棉于2016年5月開始出庫銷售,具有增加棉花有效供給、縮小內外價差的影響,但棉花問題仍需持續關注。一是儲備棉出庫銷售存在無依據收取費用、拖延出庫時間、指定運輸公司等問題,變相增加了企業購買儲備棉的成本,出庫管理亟待規范。二是棉花價格走勢存在波動風險。儲備棉當前輪出成交比例較高,與單日掛牌量較少、貿易商參與競拍爭搶資源等因素有關,近期儲備棉競拍底價與棉花市場價格均出現小幅回升趨勢。但由于市場需求整體仍較為低迷,紡織行業訂單并未明顯增多,隨著棉花市場供給量加大,紡織企業普遍擔心棉花價格可能出現波動,并十分關注儲備棉后期投放進度。
(4)投資增長存在制約因素
2016年以來,行業固定資產投資增速逐步放緩,5月增速下降幅度尤為突出,表明行業在擴大投資、推進升級方面仍面臨一些制約因素。一是企業資金普遍較為緊張,缺乏擴大投資的能力。二是環保監管措施有待完善。有些地方環保部門為完成減排任務,不允許印染項目進行環評或者手續繁瑣,致使企業無法進行技術更新升級,投資計劃難以落實。三是綜合成本持續提升,且在國際比較中處于劣勢,企業在境外的直接投資規模持續擴大,國內投資則相應減少。
(三)走勢判斷
從全年來看,紡織行業面臨的外部形勢較為復雜,發展壓力仍然較大。全球經濟復蘇疲弱,外需回升動力仍然不足,紡織行業出口前景存在不確定性。我國經濟增速總體放緩,就業壓力增大、消費情緒偏冷等因素均將制約內需增長,行業內銷增速難有明顯提升。綜合成本壓力難以有效緩解,我國紡織制造產能及訂單向海外轉移的情況仍然存在。棉花市場價格仍存在波動可能,儲備棉棉輪出問題仍需高度關注。
但是,紡織行業總體上具備保持平穩運行的條件。國內外宏觀經濟基本面并無明顯惡化的趨勢,特別是隨著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進,我國經濟將在合理區間保持增長,內需穩步增長的大趨勢不會改變,將為紡織行業發展提供首要市場支撐。儲備棉輪出客觀上增加了棉花原料有效供給,帶動國內外棉價差較此前幾年明顯收窄,對于穩定紡織企業開工生產和改善棉制產品出口競爭力具有積極作用。“三品”戰略的實施將推動紡織行業轉型升級,有利于運行質量基本保持平穩,也將為行業發展提供支撐。
二、“三品“戰略與QC小組工作
(一)三品戰略的意義
今年5月11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促進消費品工業“增品種、提品質、創品牌”專項工作。會議指出要發揮“三品戰略”對消費品行業的經濟發展和產業轉型的關鍵作用,“三品戰略”是推進結構性改革,尤其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擴大內需的重要舉措。支持企業在創意設計、提高科技含量和產品質量性能等方面下大功夫,促進大眾消費品創新和有效供給。培育和弘揚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引導企業樹立質量為先,信譽至上的經營理念,推進品質革命,推動中國制造向中國創造轉化,加快消費品行業走向精品制造,贏得大市場。
“三品“戰略現已寫進了紡織工業的“十三五”發展規劃。“三品”中的基礎和關鍵是品質是質量。因此,在全行業要大力弘揚和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樹立質量為先的經營理念。加強從原料采購到生產銷售全流程質量管控,提高企業質量保證能力和產品消費安全。支持企業采用先進技術裝備組織生產,擴大在線質量檢測控制系統應用,提高生產過程產品質量控制的精準性和一致性。支持行業性質量技術服務網絡、檢測服務平臺建設,提高第三方檢測實驗室的技術水平、檢驗公信力和公共服務水平。規范生態、綠色、功能性紡織品等產品評價和標識認證監管。針對功能性產品、童裝等重點產品開展國際標準對標和實物質量比對活動,樹立質量領先企業標桿,推廣先進質量管理體系和管理經驗。QC小組活動也是全行業和企業應該堅持的質量及創新工作。
(二)QC小組工作
質量管理小組活動對于企業來說十分重要。它是一種科學的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方法,是培育和弘揚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的途徑,是企業業務部門、車間班組完善生產、科技與經營管理活動全方位提升工作質量的方法,更是踐行“萬眾創新”,落實“三品戰略”的有效途徑和方法。用什么方法增品種,用什么方法提品質,用什么方法創品牌,都可以作為質量管理小組活動的課題,值得我們去深刻思考,勇于探索,大膽創新。
目前紡織行業質量管理小組活動多集中在基層和生產一線,但是這種工作方法不僅僅適用于基層和生產一線。從基層、到中層、到決策層,從生產領域到營銷、品牌、安全、環保、財務、后勤等等諸多方面都可以運用質量管理小組工作方法解決遇到的問題,都有十分廣泛的用武之地。我們理解和運用質量管理小組工作方法要有高度、要有廣度、要有深度。只有在縱向和橫向相結合,系統性地運用質量管理小組工作方法的前提下,才能夠將質量管理小組工作的效果和作用真正全面的體現出來。
在今年的申報成果中,我們欣喜的看到金輪針布(江蘇)有限公司將質量管理小組工作方法運用到財務工工作中,題目是“提高應收款到賬率”,取得了QC的財務效應。經緯紡織機械股份有限公司榆次分公司將質量管理小組工作方法運用到質量管理部工作中,題目是“提高公司質量員工作質量”。唐山三友集團興達化纖有限公司和石家莊常山恒新紡織有限公司將質量管理小組工作方法運用到節能工作中,題目分別是“降低大功率風機、水泵電能消耗”和“降低細紗工序用電單耗”等等。這些成果的出現說明企業深刻理解了這種方法,并且開始全面靈活運用這種方法,勇于探索,大膽創新。
今年是紡織行業開展質量管理小組活動的第37個年頭,在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和各級地方協會共同努力下,紡織行業質量管理小組工作持續穩步開展。今年共有47家企業申報,申報成果數量達到97個,現場發表小組成果和班組成果合計達到76個,三項指標比去年均有不同程度增加。
根據產業部給我的數據,2016年申報企業提供數據統計,企業在質量管理小組工作投入總額達到約1291萬元,每個企業平均投入達到約27.5萬元,每個成果平均投入達到約13.3萬元。創造可計算經濟效益總和達到1.61億元,平均每個企業創造經濟效益約342.5萬元,平均每個成果創造經濟效益約166萬元。平均投入回報率達到近12.5倍。上述數據充分說明,質量管理小組工作為企業帶來的回報是相當可觀的,企業需要不斷完善和改進的空間是遠遠超過我們所想象的,質量管理小組工作是大有可為的。
2016年不僅僅是“十三五”開局之年,也是我們行業按照國家的部署,進一步提升質量、增加品種和塑造品牌的重要一年。全行業要進一步夯實質量基礎,提升行業整體質量,推動行業結構性調整,促進行業轉型升級,塑造行業的品牌形象。我們要深刻領會黨的十八大以及十八屆五中全會的精神,在國家經濟和行業發展“新常態”的大背景下,以“三品戰略”為綱領,以“萬眾創新”為途徑,以質量管理小組工作為抓手和落腳點,讓創新效益模式、質量效益模式、品牌效益模式,來推動紡織行業穩定、健康、高效、可持續發展,為實現紡織行業建設強國目標做出不懈努力。
[編輯 立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