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5日,工信部部長苗圩在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工信部將圍繞落實《中國制造2025》制定一個包含33項專項規劃的體系,推動高端裝備制造業、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和傳統產業的改造升級。據悉《中國制造2025》已經初步確定了包括五大工程(智能制造工程、制造業創新建設工程、工業強基工程、綠色制造工程、高端裝備創新工程)在內的11項計劃,這些細分行業領域將成為"十三五"期間建設"制造強國"的直接落點。
而就在10月份的"遠信·2015中國紡機工業自動化高峰論壇"上,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副會長高勇首次詳解了"十三五"紡織工業將建立和推廣的六條智能生產線。在此之前的媒體報道中,都只見對"6條線"的簡單提及,有些報道甚至文不對題,數來數去也只見5條線。故此,《紡織機械》雜志的同仁們悉心整理,呈現出目前最完整、詳實的"6條線"報道,以饗機友。
高勇指出,在"十三五"期間,我國紡織工業將會建成和推廣六條智能化生產線。
第一條是紡紗智能生產線。就是從棉花到細紗,目前不管是國外還是國產的先進裝備,清梳聯、粗細絡聯已經完全連接起來,如果再把并條機到粗紗機這條線連接起來,基本上能夠實現在夜間無人值守的自動化生產線。
圖為江蘇大生智能紡紗車間
第二條是化纖長絲自動化生產線。化纖生產長絲之前,整個生產過程基本是自動化的,現在從自動絡筒、自動裝箱、自動包箱、自動檢測、自動倉儲,都已經完全實現自動化,唯一不足的是長絲中間還要處理、加工、加彈,若能解決這一環節的自動化,那整個長絲生產過程就可以實現全自動化、智能化。在"十三五"期間,我們也將會盡力推廣這一條生產線。
盛虹自主研發的全自動包裝線
第三條是印染自動化生產線。印染可以說是紡織機械應用最復雜、門類最多的行業,所以準備推兩條示范性的生產線:一條線是針對斷續性染色,推廣以康平納筒子紗染紗生產線為代表的印染自動生產線;另一條是在連續性染色方面,比如杭州開源、常州宏大都已經在傳統生產線上已經改造成功,并用信息化和智能化手段進行了提升,基本上實現了自動化。
康平納筒子紗全自動染色生產線
紹興樂高印染車間,8臺遠信定型機在高效運作。
第四條是針織自動化生產線。針織的加工現在主要三個機種:圓機,橫機、經編機。目前橫機全成型技術已經開始普及,然后縫袖口、縫肩膀等整個自動化生產過程也已實現,但還沒有大量推廣,不過工廠類似方案已經有了,所以橫機全成型自動化生產線在"十三五"期間肯定會推出。圓機緯編自動化技術方面,我們目前已經推出圓機、橫機一體化的生產技術。經編機在智能全成型方面現在都已經實現了自動化,但目前僅在內衣、襪子等產品上實現了智能生產,在產業用紡織品方面,因為品種太多尚未全部實現。
常州五洋三維全成型智能經編機
圖為慈星機器人
第五條是無紡布自動化生產線。目前在兩個方面均已實現了自動化和智能化的條件:一個是長絲方面,不論是滌綸長絲還是丙綸長絲,以及熔噴和紡粘,我們現在基本都能做到自動化生產了,前后道都做到全自動了;另一個是短纖維方面,從梳理到鋪網,再到針刺、水刺,目前雖然還沒有完全連起來,但已經具備了實現自動化的條件,都有企業在做了,達到一定的自動化程度后就可以全行業推廣了。
中紡科技(宏大研究院)
第六條是服裝自動化生產線。服裝從測量、設計、打版到中間的吊掛、包裝完全能夠實現自動化,所以,服裝的定制化已經趨勢,但是服裝的縫制過程目前是紡織工業里面勞動最密集的,但這不代表整個紡織行業屬于勞動密集型產業,因為現在在化纖生產、棉紡生產車間里,已經只需幾個人,比如康平納筒子紗染色車間只需要兩個人,一個在中控室,一個在車間里巡視。如果在"十三五"期間,能夠實現服裝縫制過程的自動化,那紡織服裝業將會告別勞動密集型的時代。
韓國永元董事長參觀富怡全自動縫制系統
【解答】
為毛獨缺織造自動化生產線?
高勇指出,在"十三五"期間,織造自動化生產線在漿紗、織布這個階段還難以聯成一條線,所以在紡織"十三五"規劃里面暫時沒有列入,等有了解決方案和樣板工廠,才會開始在全行業去推廣。
他同時提醒,以上提到的六條生產線,每一條生產線都牽涉到大量的單機、器材、專件,雖然說大量做器材、大量做單機離自動化或者智能化很遠,但實際上,智能化、數控化、信息化、自動化都是以我們的基礎產業為基礎的。
高勇認為當前我國智能化還處在"2.0補課,3.0推進"階段,上述六條智能化生產線從本質上來講也屬于工業3.0推進階段,紡織工業智能化的發展步驟不僅要符合紡織行業的現實,也要符合中國制造的現實。(段永利 文中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