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上海秋冬時裝周拉開大幕。在 MODE 上海服飾展的"MODE Talks行業聚談"板塊,來自以色列 Kornit Digital亞太區的應用工程師李鑫,和上海紡織工程學會理事張麗娟從技術與市場的角度與在場觀眾探討了目前數碼印花在快時尚和獨立設計師品牌等領域的應用。
印花
DTG(Direct to Garment),在成衣上直接印花的新型技術近年來在時尚界得到了廣泛應用。回顧上一季(2017 春夏)的主要紡織印花元素,主要包括:多彩條紋、時尚睡衣風、花卉藝術、格子條紋、流行文化標語、趣味波點、動物紋理、經典黑白條紋、幾何拼接、水彩藝術、迷彩和視幻覺。
李鑫介紹,據 Kornit Digital 歸整的行業信息,對比之下,本季的四大印花流行趨勢分別為:
貼近自然,突出野性和自然花朵的風格
大地紋理,這類常見的圖案包括雪山、河流等
奇趣自然,花草、蟲魚和鳥類圖案是主要的表達形式
幾何線條
這四大趨勢呈現出的共同特點,是印花從寫意到寫實的過渡,圖案更加逼真,細節效果加強。
紡織印花行業的巨變
第一個改變是傳統印花(手工印花、絲網印花、染色印花)向數碼印花的轉變。據 Kornit Digital 2016年的數據顯示,紡織行業總產值 1.1萬億美元,其中印花紡織品占比 15%產值1650億美元,其余為染色紡織品;而在印花紡織品當中,數碼印花的產值目前是 80~100億美元,占比 5%,未來具有強大的增長空間。
另一個顯著的趨勢是訂單規模的變化,以往以 500到 10萬個單位的大單和超大單為主的訂單(淺藍色)逐漸向 10到 1萬個單位的小單(深藍色)趨勢發展。這對供應商提出了交貨周期變短、效率更高的要求。
當前的消費者對時尚產品提出了越來越嚴苛的要求:
首先,要求產品突出個性的差異化;
其次,他們更傾向于及時消費,電商巨頭亞馬遜的數據為例:2013年~2015年間,在亞馬遜網站愿意支付額外費用享受"快速到貨"服務的消費者從 2500萬人增加到 5500萬人,增長超過一倍。
最后,消費者的購物決策受社交媒體的影響變大,這一影響在決策過程中占比超過 74%。
而反過來,紡織印花產業的生產技術卻呈現出嚴重的滯后性。在這樣的情況下,即便設計前衛,無法滿足產能的需求。
這就對行業未來提出了以下五個要求:
縮短交貨周期的快速應變力
可定制化的生產
融合互聯網數字化的生產
滿足消費者的多樣化需求
印花產品的可持續、環保生產
這也正是數碼印花技術在近十年得以迅速發展的必然原因,新技術新趨勢的不斷更迭,產業鏈環節上不斷追求技術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