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之后,紡織原料即開啟了漲價模式。據冀魯豫一帶紡企反映,截至2月7日,新疆"雙29"手采棉內地倉庫提貨價高達16800-17100元/噸,較春節放假之前漲幅高達600元/噸,新疆機采棉3128級達到16100元/噸,地產棉3128級在16000-16200元/噸。
棉價可謂一飛沖天,就連化纖、粘膠纖維價格也大幅上漲。7日,一位山東紡企負責人表示,目前1.4D直紡滌綸短纖價格高達8700-8900元/噸,較春節放假之前上漲400-500元/噸,粘膠纖維價格也已高達14300元/噸,上漲400元/噸。
原料快速大幅上漲,對于紡企來說,明顯弊大于利。
第一,紡企成本上升。7日,河南鄭州某紡企表示,該廠主要生產純棉普梳21S、32S以及部分混紡紗,以純棉普梳32S為例,目前銷售價格在23100元/噸,稍有上漲。但由于近期原料價格上漲近500元/噸,如果使用高價棉生產,那么棉紗利潤將被大幅壓縮,企業面臨虧損風險。
第二,惜售之風愈演愈烈。近期不少紡企反映棉花不好買,原因可能是一些貿易商、棉商還有軋花廠期待更高的棉價,存在一定的惜售心理。再者,由于春節剛過,春節期間棉花出疆汽運暫停,近兩日才逐漸啟動,因此,內地棉花供應不現小規模緊張局面。
從紡企角度來看,近期紡企對于棉價上漲過快,保持以下幾種態度:
1、觀望,暫不急于采購。7日,山東濱州某紡企負責人表示,由于春節之前進行了小規模補庫,目前棉花存支撐13-15天問題不大。因此,他們打算再觀望一些日子再出手。目前,在冀魯豫地區棉花成交并不多,這與紡企的克制態度有較大關系。
2、尋求下游訂單,滿負荷生產。據了解,春節之后,大多數紡企在正月初六、初八、初十正式復工,復工之后即滿負荷生產。"主要是為了趕制訂單,再有爭取多接單,只有有了訂單,才能保障企業利潤。"某紡企負責人表示。
3、對優質棉花早下手。某規模較大的紡企表示,他們以生產80S及以下棉紗為主,因此對原料的質量要求很高。并且,他們認為今年后期優質棉花價格仍有上漲空間,因此,他們廠派出業務人員四處尋找優質棉花,不惜高價購買。"我們認為,今年上半年,優質棉價格漲至18000元/噸的可能性很大。"該企業負責人說。
"估計正月十五之后,紡企的集中采購可能會全面展開。"一位市場人士表示,一是屆時紡企的原料庫存消耗的差不多了,二是棉花行情也將明朗起來。
[編輯:姝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