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供給質量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主攻方向,全面提高產品和服務質量是提升供給體系的中心任務。為了切實提升家紡質量總體水平,9月28日下午,2018中國家紡質量大會在南通召開,描繪了家紡產業質量提升的路徑。
中國家紡質量大會是全國家紡行業交流經驗、深度研討、展示成果的一次盛會,旨在總結一年來各級政府和部門、行業專家、龍頭企業、檢驗檢測機構在家紡行業質量提升經驗和方法。
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黨委書記兼秘書長高勇,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副會長、中國家紡協會會長楊兆華,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副會長孫淮濱,中國財貿輕紡煙草工會紡織工作部部長王曉旌,江蘇省纖維檢驗局副局長徐鴻燕,南通市人民政府副市長徐新民,南通質監局局長倪建明,通州區人民政府區長凌屹,通州區人民政府副區長陳偉平等領導和嘉賓參加了本次質量大會。

會議由中國家紡協會副會長朱曉紅主持。

南通市人民政府副市長徐新民在致辭中表示,近一年多來,南通不斷創新質量提升工作方法,持續深化質量提升內涵,取得顯著成效,2017年全市高端紡織實現產值2270億元,同比增長4.2%,實現利潤179億元,同比增長4.9%,今年上半年面對經濟下行壓力,全市高端紡織仍然實現產值1099億元,同比增長7.1%,利潤73.8億元,同比增長2.1%。一批紡織企業主動開展質量提升,增強研發能力,發揚工匠精神,通過創新轉型實現了持續健康發展,形成了羅萊、金太陽、紫羅蘭等一批紡織質量提升標桿企業。新時代背景下,南通將以智能化、功能化、生態化、信息化為主攻方向,把握“新產業、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發展趨勢,加快推進南通 紡織(家紡)產業質量提升,力爭在紡織工業高質量發展中搶占制高點,再攀新高峰。

指明方向
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黨委書記兼秘書長高勇從整個紡織行業的角度,為行業的質量工作指出了今后發展方向和具體要求。
他表示,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堅持以質量發展為價值導向,牢固樹立質量第一的意識,把滿足人民群眾美好生活需求作為提高供給質量的出發點,全面提升質量管理水平,推廣應用先進質量管理辦法,打造質量標桿企業,加強品牌建設,推動企業質量管理水平和核心競爭力提高,推動紡織產業鏈向中高端延申,加快培育紡織產業國際競爭新優勢。
中國家紡協會作為紡織領域第一個召開質量大會的細分行業,勇于創先,為全行業質量提升工作起到了示范帶頭作用。
立足當前,我們應該清醒地看到,我們的傳統優勢正在減弱,實體經濟結構性供需失衡矛盾和問題突出,特別是中高端產品和服務有效供給不足,迫切需要下大力氣抓全面提高質量,實現高質量發展。這既是挑戰,也是機遇。在這里我想提出幾點要求:第一,要堅持以質量第一為價值導向。第二,激發質量創新活力。第三,引導企業發展個性化定制、規模定制、高端定制,推動產品供給向“產品+服務”轉變,向中高端邁進。第四,加快標準提檔升級。
找到路徑

會上,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副會長孫淮濱作《紡織行業質量提升路徑選擇》介紹。
針對如何提升質量,他提出以下建議:一是學以致用,將戰略層面的思想和理念扎扎實實落到實處。二是適應新時代的發展需求,通過科技的手段、文化的引領和綠色的引導,提升產業的綜合實力。三是進一步把行業內部踐行的先進質量管理辦法一如既往地堅持下去,通過標準化提升企業的管理質量。四是進一步繼承發揚工匠精神,這也是提升質量的重要基礎。五是樹立行業標桿,充分發揮行業先進分子、先進單位的經驗示范作用。
孫淮濱強調,家紡行業一定要把提升質量工作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因為家紡產品屬于生活消費品,需充分體現以人為本的精神,滿足人們的美好生活需求。同時,包括品質、品種和品牌在內的三品戰略是目前大家公認的大的政策方向,其中,品質既包括內部的質量,也包括外觀的質量,是一個系統質量的概念;品種更多的是要研究市場的需求和走勢,引導產品的開發,增加產品的應用領域;品牌是綜合質量的集中體現。產品的質量不僅是企業實力的體現,也是行業和國家實力的體現,希望通過三品戰略的不斷實施,創出真正代表國家實力的自主品牌,為紡織強國的建成做出應有的貢獻。
尋求方法

全國質量獎、全國紡織行業質量獎資深評審專家史殿魁教授解讀卓越績效思想體系如何促進企業高質量發展。
他指出,卓越績效的基本理念是“道”,評價標準是“術”,評分標準是“法”。卓越績效是幫助組織保持持續改進而設計的管理模式,是引導企業追求卓越的“方向盤”,是一種實現的卓越績效與自身、標桿及對手進行比較的檢查表,是便于組織衡量他們在追求卓越經營質量征途上所處位置的衡量器。
成果展示
政府抓質量提升成效顯著

南通市通州區區長凌屹作通州區開展紡織行業(家紡)質量提升行動經驗的主旨報告。他介紹說,家紡是通州舉足輕重的特色支柱產業。2017年,全區家紡產業實現規模工業產值超500億元。獲評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示范基地、外貿轉型示范基地。
通州區通過實施科技引領工程、標準示范工程、質量創新工程、品牌創建工程四大工程,著力夯實產業發展根基。構建知識產權服務平臺、質量檢測服務平臺、貨物集散服務平臺、對外貿易服務平臺四大平臺,著力優化產業發展環境。推進制造方式變革、發展模式變革、貿易業態變革、協作機制變革四大變革,著力激發產業發展活力。主動融入“一帶一路”國家戰略建設,先后組織“首屆跨境貿易電子商務發展論壇”、“亞馬遜中國南通家紡城產品招商交流會”、“一帶一路·網上絲路高峰論壇”等系列活動,形成了“信息互通、資源互享、優勢互補、客源互動、互惠互利”協作機制,通州家紡高端價值、智能制造、綠色環保的品牌形象不斷彰顯。通州家紡產業已從“數量經濟”“質量經濟”邁入了“品牌經濟”“創意經濟”的新階段。
3個企業QC小組成果斐然
來自全國各地的3個紡織行業的企業進行優秀QC小組成果展示。

石家莊常山北明科技股份恒盛紡織分公司品質部QC小組的張蘭路、李維欣發布了關于綠色環保漿料配方的研發的課題。綠色環保漿料配方,突破傳統工藝思路的束縛,在純棉及滌棉混紡品種上實現了無PVA綠色環保上漿。通過有效的數據對比及實踐驗證,綠色環保漿料配方,能夠滿足織機高速高效的織造要求,漿紗成本降低了40.7%,實現了降低30%的設定目標。

金輪針布(江蘇)有限公司的陳汝培QC小組發布了關于減少四工位高頻吸煙罩火警次數的課題。通過本次活動,小組成員能運用QC工具、統計方法;減少毛無紡機臺四工位高頻吸煙罩火警次數的QC主題已經完成了既定的目標,高頻吸煙罩火警得到了控制。

平頂山神馬簾子布發展有限公司捻織一廠QC小組朱勝楠發布了降低白坯布噸布用電消耗的課題。有效降低了白坯布噸布用電消耗,降低了生產成本,通過加強空調預警管控,溫度保持在合理上線范圍,并按產量多少,采取分區域、集中機臺生產模式,集中生產一個月,空調電比上月節約16萬度電,節電效果明顯, 2017年1-12月份,噸布用電消耗比之前降低了11.3%。創造的直接經濟效益108萬元。
經驗分享

江蘇堂皇集團質量總監倪衛平分享堂皇推進卓越績效管理的做法和心得。他介紹了公司實施卓越績效的基本做法。2004年導入卓越績效管理模式,取得的成效是:開源+節流+內動力。在開源方面,實現了從以產品為中心向以顧客為中心的轉變;在節流方面,優化了采購管理體系,提升了采購效率與效益;在內動力方面,推進了QC小組活動,形成了齊抓共管的局面。

江蘇紫羅蘭科技家紡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陳永兵代表南通家紡企業做質量管理經驗介紹。陳永兵介紹,紫羅蘭家紡1995年5月成立,紫羅蘭家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國內首家致力于生機健康家紡產品研發的高新技術企業,技術創新能力居國內家紡行業領先地位,紫羅蘭品牌是國內科技健康家紡領先品牌。
紫羅蘭家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注重研發,創新驅動,公司重視技術創新,依托科技平臺開展技術創新和產品研發,建有:企業院士工作站、省工程技術研發中心、省工業設計中心、博士后創新實踐基地等 6個省級研發平臺。通過創新,形成了眾多科技成果,保障了新產品的陸續推出,形成了核心競爭力。擁有5項國家行業科技進步獎,授權發明專利36件、實用新型專利33件、省科技廳認定高新技術產品15個、承擔了江蘇省科技廳重大科技成果轉化項目。通過技術創新,公司產品已涵蓋家紡、家居等十大健康功能系列,具有抗菌、防螨、防霉、防輻射、益生菌、負氧離子、磁療、音療等健康功能。建立了全球家紡養護中心,在綠色環保、舒適美觀的基礎上,又具有抗菌、防螨、祛除異味、養膚、養生保健等健康功能,促進健康睡眠。 與此同時,紫羅蘭還做了生機家健康睡眠系統—睡眠環境學館。
質量檢測

中紡聯檢測中心質量認證部副主任任志博從產品質量風險和家紡品牌標準化兩個方面展開。從工商、質監、社會監督評價3個方面,結合具體事例講述了產品質量風險的情況。在解析家紡品牌標準化情況時,他分析了部分家紡品牌企業的標準數量、部分家紡品牌企標公開程度分布、部分家紡品牌參與團標數量,并指出了存在的重點問題。
深度總結

中國財貿輕紡煙草工會紡織工作部部長王曉旌代表政府主管部門對行業開展質量活動給予了極大肯定和支持。她表示,紡織行業歷來有認真開展群眾性質量管理創新工作的優良傳統。多年來,在紡織行業協會和全國各級工會的共同努力推動下,涌現出了眾多的行業級和國家級的質量管理創新成果,培養了大批質量管理創新人才,成就了大量優秀的質量管理企業和科技創新企業,為國家、社會、行業、企業創造出可觀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們將與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緊密聯系、加強合作,運用工會的資源和手段,在全國總工會的全國工人先鋒號申報、推薦全國質量信得過小組和中國優秀專利獎時,對全國紡織行業優秀質量管理小組、質量信得過班組予以傾斜,同時加大宣傳力度,充分利用工會系統的媒體、向中央媒體推薦,營造良好的氛圍,集思廣益、群策群力,共同推進群眾性質量管理創新工作,為紡織行業穩定、健康、高效、可持續發展,為實現建設紡織行業強國目標做出不懈努力!

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副會長、中國家紡協會會長楊兆華最后做總結發言時表示,本次大會,我們按照中紡聯“狠抓行業質量工作,推動紡織行業高質量發展”的總體部署,進一步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開展質量提升行動的指導意見》精神,以“增品種、提品質、創品牌”戰略為指導,積極推進行業高質量發展。
過去一年里家紡協會在抓行業質量方面做了許多卓有成效的工作。
一是積極落實首屆質量大會的會議精神,圍繞 “品質家紡”主基調,積極開展行業質量調研和精品團體標準制修訂工作。二是收集匯總全國各地家紡產品質量抽查情況,并根據行業當前出現的熱點問題,配合檢驗機構推進檢測手段完善,用行動踐行“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2018年協會發布了《中國家紡行業質量(標準)發展報告》;對行業質量(標準)工作進行了全面梳理,提出行業質量和標準工作下一步發展路徑和舉措、努力推進文化家紡、精品家紡、科技家紡在行業的落地生根。三是弘揚工匠精神,引導企業做強產品。讓精品家紡走進大眾視野。四是提倡原創與知識產權保護。協會組織的產品、創意、絲綢三大設計大賽,尤其張謇杯家紡產品設計大賽,落地南通十三個年頭,已經成為國際性的時尚家紡賽事,大大提升了行業的原創設計水平和只是產權保護意識,這也是協會公益辦賽的初衷。五是加大新技術新裝備的應用,為行業質量提升提供有力保障。同時家紡協會積極與化纖協會、麻紡協會、印染協會的合作,開展新原料、新工藝在家紡企業中的應用,為功能性家紡及行業的節能減排工作打下了基礎,為家紡行業的質量提升提供了有力保障。
審定5個家紡團體標準

期間還舉辦了中家紡團體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年會,審定5個家紡的團體標準,有精品純棉床上用品、精品鵝絨被、精品純棉毛巾等標準,還有毛巾健康使用指南,床品用滌棉提花轉移印花布,非常吻合質量提升行動的標準的提檔升級要求。此外還討論了2019年中家紡團體標準項目計劃,對酒店專用紡織品分級標準,繡花工藝床上用品,絲絨被,棉拖鞋,拒水拒油防污家具用紡織品,防水透濕床上用品六個團體標準項目進行立項討論。(夏小云 朱美靜)
[編輯:田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