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個數據時代,
數據為我們提供了無限的訊息,
數據為企業提供了發展的契機,
數據為產業指明了方向。
3月3日下午,由海寧中國家用紡織品博覽會組委會主辦,眾越控股·海寧市云客網絡科技有限公司發起和承辦的“數據賦能·智慧家紡”暨首屆中國家紡布藝產業智慧數據庫峰會在浙江海寧盛大開幕。
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副會長、中國家用紡織品行業協會會長楊兆華,中國紡織品商業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雷利民,中共海寧市許村鎮委員會書記杜瑩池,海寧市許村鎮人民政府副鎮長王水鑫,中國家用紡織品行業協會特約副會長、海寧市家用紡織品行業協會會長曹咬強等領導出席會議。京東家紡事業部總經理翟學多、新華網主任李鵬、浙江清華長三角研究院產業互聯網研究中心副主任葛新紅、浙江大學管理學院黃鸝強博士等作為特邀嘉賓,共聚產業智慧數據峰會,共商互聯網+布藝大業。
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副會長
中國家用紡織品行業協會會長楊兆華
楊兆華在致辭中表示,近年來,海寧家紡產品質量提升明顯,研發能力逐步上升,并且深入打造從一塊布到大家居的概念,進行場景化展示。這說明企業研發設計能力在提升,正由一塊布向整體軟裝發展。如今,90后成為消費主體,互聯網為產業發展帶來更大的機遇,傳統渠道轉型升級、線上線下融合之路勢在必行。他還談到,在大數據方面,生產企業完成高度信息化,才能產生數據,進而才會運用數據。生產企業要將采購、生產、物流、銷售整個產業鏈打通,才能真正實現互聯互通。在窗簾渠道摸索一條路,企業一定會由此獲利,進而促進產業轉型升級。
海寧市許村鎮人民政府副鎮長王水鑫
王水鑫在致辭中說到,三十多年來,勤勞的許村人以“敢為人先”的精神積極投身家紡布藝經濟大潮,構筑起了原料生產、織造、印染印花和成品縫制一條龍的家紡裝飾布生產協作配套體系。隨著互聯網與傳統產業跨界融合不斷走向深入,許村家紡人又緊緊抓住互聯網大勢,順勢而為。此次峰會確定的“數據賦能·智慧家紡”這一主題,迎合時代潮流。許村鎮將利用好峰會效應,加快構建家紡產業升級,以“產業集群優勢、引領發展氣勢、創新轉型陣勢”三大支柱,促進海寧家紡乃至中國家紡布藝產業創新升級,以大數據引領家紡產業發展。
主題分享
如何抓住產業互聯網大有可為的歷史機遇
——葛新紅
葛新紅從虛擬木桶理論(Virtual Barrel Theory)說起,產業平臺幫助產業中小企業搭建完整木桶,提供結構性木板(基礎類共享服務)補齊,功能性桶箍(增強類共享服務)加固。幫助每一家中小企業補齊短板,建設虛擬木桶,獲得產值與業務流量。
并形象的闡述如何依托產業互聯網共享平臺,向中小企業進行賦能:產業互聯網平臺是桶底,研發、設計、營銷、物流、金融等共享服務是桶身,知識產權、管理咨詢、檢驗檢測、品牌孵化……是桶箍。她還談到,打造新時代,新經濟產業集群,產業共享服務城、產業共享服務平臺、產業共享服務云。
什么是產業互聯網?
產業互聯網是打造數字時代各產業的新型基礎設施,由產業中的骨干企業牽頭建設,以共享經濟的方式提供給行業廣大的(小B)從業者使用。通過從整個產業鏈角度的資源整合和價值鏈優化,從而降低整個產業的運營成本,提高整個產業的運營質量與效率,并通過新的產業生態為客戶創造新的體驗和社會價值。
通過產業互聯網平臺實現產業大數據的積累,推動各產業進入智能商業時代。基于移動通信、物聯網、云計算的互聯網新技術打造產業創新共享服務平臺,實現產業大數據的自動集聚,并通過基于大數據的人工智能算法應用,實現產業已知領域的效率顯著提高,未知領域的認知和創新大幅拓展,為產業鏈上的各方主體提供更好的賦能和共享服務,形成共贏的智慧產業生態圈。
無界零售與產業附能
——翟學多
京東為何選擇家紡產業做這些事?
翟學多從兩個名詞講起,第四次零售革命和無界零售。他談到,用戶需求變化才會有產業的升級與產業的變遷。未來十年,一定是基于無界零售。我們的競爭對手,一定是不斷變化的用戶需求。我們對未來十年零售場景做出了判斷——無界零售,基于此,會有三個大的變化:
1、場景無限。未來的零售是場景無限的,可以在瀏覽網頁的時候買家具產品,可以在住酒店的時候,買家紡產品,在京東下單,這就是線上線下渠道的互聯。
2、貨品無邊。未來可以去窗簾城買墻紙,并實現后端整體裝修,打通整個產業鏈,提升供應鏈整合能力。
3、人企無間。以前我們不知道用戶在買什么,單以后我們可以短期內了解客戶需求,以床品為例,最快的反饋意見可達到15天,如果發現有問題,企業可以及時得到反饋并做出調整。
如今,用戶在變,用戶需求在變。那么,京東、簾到家要做什么?京東要打造零售的基礎設施,我們希望能夠為每一個產業打造企業效率提高、體驗變好的基礎設施,所以我們和簾到家合作。
基于以上內容,我們有三步必須要做:
1、數據線上化。沒有數據線上化,其他都很難實現。在C端好實現,但B端很難,所以我們找合作伙伴。
2、數據智能化。數據之間會打通,為供應鏈做出智慧預測。
3、數據、場景、人之間的互聯。實現這些,所有數據才會有價值。
最重要的是,未來打造的是開放、共生、共贏的系統,我們希望系統里是良性的生態,希望與產業一起推動這個事情。
智慧家紡指數平臺,改變人居美好生活
——李鵬
李鵬首先做了窗簾家紡產業背景介紹。概括為四個階段——萌芽時期、創建品牌時期、品牌發展時期、快速發展時期。進而介紹了中國窗簾家紡產業特點,他談到,中國窗簾總產值占世界窗簾總產值的70%,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窗簾業缺乏行業巨頭,目前許多大大小小的窗簾制造企業,在我國窗簾市場很少有企業占到1%的市場份額。對于中國窗簾家紡行業現狀,他談到,首先,區域數據不連通,其次,原創設計版權保護不到位,最后,品牌形象推廣意識不明確。
他還談到,在家紡產業大數據方面,家紡類網絡零售額今年保持較快增長,明顯增速于服裝類。互聯網品牌銷售趨勢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
年輕化:%53的新生代更熱衷消費,消費能力更強,比父輩消費能力超出40%,2016年年輕人買房比例激增,房子擁有率上漲15%,結婚生子率下降7%。
個性化:95%的用戶更看重購物中、后的體驗,希望商家引入更多創新形式。85%的95后都為興趣花過錢,主要用于游戲、視頻和娛樂。
便利化:57%的消費者表示等待應用打開的耐心不超過6秒,60%中國人是沖動購買,58%用戶表示更加看重便利,甚至影響品牌忠誠度。
數據時代人才培養與轉型
——黃酈強
目前時代發展很快,為人才培養提出了新的要求,時代在快速變革,黃鸝強針對人工智能進行了一系列的深度剖析。
他談到,前兩次人工智能熱潮是學術研究主導的,而這次人工智能熱潮是商業需求主導的。前兩次人工智能熱潮是是市場宣傳層面的,而這次人工智能熱潮是商業模式層面的。前兩次人工智能熱潮多是學術界在勸說、游說政府和投資人投錢,而這次人工智能熱潮是投資人主動向熱點領域的學術項目和創業項目投錢。前兩次人工智能熱潮更多的是提出問題,而這次人工智能熱潮更多的是解決問題。
傳統產業的數據化變革之力
——曹咬強
曹咬強在發言中談到,當前,隨著我國數字經濟興起和互聯網技術日新月異的發展,海寧家紡產業歷史積淀深厚,產業發展與專業市場齊頭并進,從90年代初興建的全國最大的浙江許村被面市場,到新世紀崛起的海寧中國家紡裝飾城,再到海寧中國家紡城國際貿易中心,使得“海寧家紡”浙江區域名牌知名度和專業市場影響力越來越大,多年來,穩據中國家紡產業集群的領導地位。
但是,長期以來,傳統窗簾布藝行業的經營秩序處于不協調狀態,主要在于傳統企業“小、散、亂”,導致供應鏈管理體系弱化,再加上市場供求信息的不對稱,企業各自經營,單打獨斗,無法形成產業規模效應,使供應鏈效應沒有發揮足夠的優勢。誠然,海寧家紡產業集群優勢得天獨厚,可是,互聯網+思維的傳導以及行業大數據的建立與貫連,卻相對滯后。
家紡傳統行業從“企業內部數據化”走向“企業之間的數據化”,以及B2B(生產商與銷售商)企業間的數據互聯互通,是未來發展的趨勢,更是產業提升的有利時機。許村鎮在這方面多有建樹,勇當創新型平臺的“弄潮兒”,涌現了全國聞名的產業互聯網平臺—簾到家,以及去年底剛剛成立起步的“新布道”,引領產業區域一體化發展,推進中小家紡傳統企業朝著大數據、智慧家紡方向發展,是我們行業協會義不容辭的責任和使命。
他還談到,“數字化平臺+服務”的戰略是傳統產業發展的大勢所趨,人心所向,關鍵在于數據化運營。我們家紡行業人士要“深挖產業運營邏輯”、“重塑產業價值鏈條”、“注重人才結構調整”、“培育創新運營模式”4個著力點。
向數字商業邁進,我們把平臺服務伸向產業的每一個地方,通過“平臺”內置的全產業鏈服務生態閉環體系和全產業鏈增值服務,真正做到“企業之間的數據化”,讓一行行“高大好”的數據告訴大家,變革就是利好!通過平臺的數據化,創新新型的發展生態,貫通供應鏈上下兩端,讓廠家和門店之間的整個流通環節,實現互聯網化,提升傳統家紡經營效率,優化各種資源配置,真正打通上下游,加速營運商數字化轉型,實現商業成功。
平臺的優勢更在于:降低營銷成本、讓平臺廠家增加客源,分析用戶偏好,實現精準產品研發和生產;幫助門店進行運營數據分析,實現產品精準市場推廣,讓產品更好賣。通過平臺行業數據的積累與沉淀,發現大數據,運用大數據,最終實現數據化價值,推動傳統產業變革。
為加速傳統產業的數據化變革進程,我們十分關注人才結構的調整,以及產業專業技術人才的培育引進。在海寧家紡產業創新研究院、家紡協會、家紡人才協會、許村鎮時尚產業新生代聯合會的共同努力下,凝聚時尚產業新生力量,匯聚行業高層次人才,共贏數字化新時代。
戰略研究簽約儀式
峰會最后,由眾越控股海寧市云客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倡導發起,由浙江大學黃酈強博士團隊、浙江清華長三角研究院產業互聯網研究中心、京東家紡事業部共同成立《中國家紡產業大數據研究院》。(徐瑤)
[編輯:田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