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內紡織品燃燒是住宅火災發生并造成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的重要原因。據統計,約20%的住宅火災由紡織品引起,50%以上的死亡由這些紡織品火災造成。世界各國普遍重視社會生活的安全性問題,美國聯邦政府早在1953年就制定了《可燃纖維法案》,用于限制高可燃性的紡織品的生產和銷售,日本頒發的《日本消防法》中指定窗簾、帷幕、地毯類、施工用板材等物品必須采用阻燃制品,國內也于2006年頒布《公共場所阻燃制品及組件燃燒性能要求和標識》,對公共場所使用的阻燃制品做出了明確規定。
紡織品的燃燒過程
(1)加熱(heating)——熱量從火源傳遞到紡織品;
(2)熱裂解(pyrolysis)——紡織品受熱開始分解;
(3)揮發(volatiligation)——熱分解化合物的擴散及對流;
(4)氧化(oxidigation)——熱分解產物與大氣中的氧發生反應(產生光和熱)。
紡織品的阻燃機理
阻燃是指降低紡織品在火焰中的可燃性,減緩火焰蔓延速度,當火焰移去后,紡織品能很快自熄,減少燃燒。根據生產過程及阻燃劑的引入方法,紡織品的阻燃機理可以歸納為以下6類。
阻燃紡織品的分類
阻燃紡織品是指由阻燃纖維制成的紡織品或紡織品經過阻燃整理后,不同程度的降低了可燃性,在燃燒過程中能顯著延緩其燃燒速率,并在離開火源后能迅速自熄,且較少釋放有毒煙霧,從而具有不易燃燒性能的紡織品。阻燃紡織品可分為阻燃纖維和阻燃織物(即織物后整理)。
阻燃纖維分為本質阻燃纖維與改性阻燃纖維兩類。本質阻燃纖維的阻燃性能源自纖維本身,如芳綸在接觸明火時會膨脹并增厚,從而在熱源和穿戴者皮膚之間形成一道防護屏障。改性阻燃纖維則是在不具備阻燃性能的聚合物中加入少量阻燃劑,通過共混、共聚、接枝、輻射交聯等方法制成具有阻燃性能的纖維。常見的阻燃纖維如表中所示。
與阻燃纖維的生產相比,阻燃整理靈活性大,可根據產品最終使用要求來賦予織物阻燃性,并可與防水、抗菌、抗靜電等其他整理結合進行多功能整理,工藝簡單。按照阻燃效果的耐洗程度可將阻燃紡織品分為暫時性阻燃紡織品(水洗后失去阻燃性能)、半耐久性阻燃紡織品(阻燃效果能耐1~15次溫和洗滌)、耐久性阻燃紡織品(阻燃效果能耐50~200次皂洗)。
紡織品常用阻燃劑
有阻燃作用的元素在周期表的第三主族、第五主族、第六主族、第七主族,鎂、鋇、鋅、錫、鈦、鐵、鋯和鉬的化合物也有所應用。紡織品常用的阻燃劑按所含元素分為以下3類:
近幾年,還出現了一些新型阻燃方法,例如納米阻燃技術,可將納米炭黑以熔融共混法應用到滌綸中,可有效改善滌綸的阻燃性。此外還有微膠囊阻燃、超細化、表面改性、大分子技術等各類新型阻燃技術。未來這些阻燃方法將會被廣泛的應用到服裝、室內裝飾、交通運輸、防護及工業用紡織品。
部分阻燃紡織品企業及其產品
(1)杜邦
在阻燃纖維方面,杜邦的Nomex?和Protera?產品在全球處于領先地位。杜邦研制的Tychem?ThermoPro阻燃防護服,將杜邦TM Nomex?品牌纖維的高性能阻燃防護融為一體,可為使用者提供全方位的保護。
(2)東麗集團
東麗推出的新型功能面料GULFENG?是一款具有阻燃性和防火性的非織造織物,其暴露在明火中時,不會開裂或開口,可有效防止火勢蔓延。
(3)蘭精集團
蘭精集團推出了阻燃纖維Lenzing? FR,此纖維由天然原料制成,在其橫斷面植入阻燃介質,從而確保了內在的阻燃防護,可以在不同應用領域提供隔熱、阻燃防護。
(4)煙臺泰和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泰和新材開發的本質阻燃纖維泰美達?間位芳綸具有良好的熱穩定性,可在-196~204℃環境中長期使用,可耐受300℃高溫沖擊,被廣泛應用于消防滅火服、阻燃訓練服等防護服裝。
(5)北京邦維普泰防護紡織有限公司
邦維開發了一系列本質阻燃紡織品,如芳綸/棉阻燃面料、芳綸阻燃面料、Qualimax棉系阻燃面料、腈氯綸/棉阻燃面料等。其推出的新型高強熱膨脹滅火防護服組合面料采用雙絲登?II外層、芳綸氈覆PTFE膜防水層和阻燃雙絲棉,具備優異的防護性能。
(6)北京賽歐蘭阻燃纖維有限公司
賽歐蘭研發的SOL FR?新型阻燃再生纖維素纖維,具有高阻燃性能、廢棄降解后對環境無害等優良性能。其通過將纖維素溶液和新型硅氮系阻燃劑經共混接枝反應后,再經過紡絲凝固再生而成。
[編輯:田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