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華大學充分發揮學科優勢,倡導成立“一帶一路”世界紡織大學聯盟,建設中國紡織“一帶一路”交流中心和時尚中心上海總部,在人才聯合培養、科技創新合作、時尚人文交流、服務自貿區建設等方面著力,積極服務“一帶一路”倡議。
提高留學生培養水平。穩步擴大留學生招生規模,優化留學生結構,著力提升培養質量,為“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紡織產業培養高層次人才。每年舉辦紡織服裝產業“一帶一路”產能國際合作高級研修班,吸納聯盟成員選派學員來華學習培訓。鼓勵各學院、中心、部(處)舉辦按不同專業和國別的“一帶一路”專題研修項目。根據紡織相關產業“一帶一路”國際產能合作需要,密切服務企業人才需求。增加中國政府獎學金、絲綢之路獎學金、上海市政府獎學金名額,聯合相關企業共同設立“一帶一路”優秀留學生獎學金,為相關國家培養更多紡織、材料、設計等相關師資和專業人才。
提升聯合培養質量。促進聯盟院校互派學生長短期留學,每年舉辦暑期“一帶一路”國際學校。設立專項基金,資助中國學生赴聯盟高校學習交流。與聯盟高校制訂學分互認辦法,探索實施高層次人才聯合培養。開設漢語培訓項目,培養本土漢語教師,為漢語國際推廣、中外文化交流提供人才支撐。開展漢語教學學術交流,合作編寫適用當地的本土化漢語教材以及符合當地需求的專業漢語教材。組織聯盟成員成立編委會,編寫紡織、材料、服裝、環境、化工、信息、計算機、國際商務等教材。與部分紡織企業合作在埃塞俄比亞設立紡織“一帶一路”非洲教育培訓基地,加強非洲紡織技術和管理本土人才培訓。
合作開展科技創新。根據國內企業需求,開展科技對接,建立10家“一帶一路”科技服務咨詢服務站,服務紡織服裝產業集中區域。組織各國專家、產業界進行新技術交流,每年組織10余場技術交流專題會議。建立10所“一帶一路”國際聯合實驗室。派遣專家前往聯盟院校目的國合作開展研究,吸收各國學者來校開展合作研究,推動共同發展。建設紡織行業“一帶一路”國際合作發展研究中心、區域和國別研究基地等智庫。
加強時尚人文交流。積極推動舉辦上海“一帶一路”國際時尚周,開展“一帶一路”沿線中心城市時尚流行趨勢發布、“一帶一路”時尚高端論壇等活動,助力上海打造國際時尚之都、設計之都、品牌之都。積極引導建立聯盟各校舉辦時尚周互邀成員參加機制。開展“一帶一路”時尚流行趨勢、服裝與民俗、語言和文化等學術交流和課題研究,挖掘“一帶一路”歷史文化遺產。傳承和弘揚絲綢之路友好合作精神,組織各國青年藝術設計人才交流,接受沿線各國青年設計師來華組建聯合時尚設計工作室,支持其在華創新創業。舉辦“一帶一路”世界青年時裝設計大賽。通過與故宮博物院、松江等開展合作,加強中國文化、海派文化在“一帶一路”的宣傳推廣。
服務自貿區建設。對接《上海服務國家“一帶一路”建設發揮橋頭堡作用行動方案》,積極推動與上海市自貿區管委會合建“一帶一路”自貿區發展研究院。在商科類學生教學培養中,融入自貿區元素,通過課程建設、講座、實習等方式,發展工商管理、國際貿易、國際金融、市場營銷等本科及國際商務碩士項目。積極聯絡“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機構,舉辦外國政府官員“自由貿易”高級別研討班,努力推廣自貿區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促進各國經濟貿易發展。
[編輯:田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