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春三月是能帶給人們美好期盼的季節,也是湖南油菜花競相開放的季節。3月17-21日,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黨委書記兼秘書長高勇,副會長李陵申,副秘書長、科技發展部主任彭燕麗,中國麻紡織行業協會會長董春興等中紡聯領導對湖南省紡織行業發展情況進行了調研。
此次湖南調研共行經岳陽、益陽、長沙、邵陽等4個地市,深入華容、益陽、沅江等3個產業園區,先后走訪、座談了16家企業,涉及棉紡、非織、針織、服裝、麻紡、家紡等領域,比較系統、全面的了解了湖南紡織的發展現狀和存在問題。
湖南省紡織實現穩增長
2017年,湖南省紡織在“穩增長”、“強制造”等方面下功夫、抓管理,各項工作取得了不少新成績,產業發展邁上新臺階。
據介紹,2017年湖南紡織規模以上企業552家,工業增長值同比增長7.5%,高出全國紡織工業2.7個百分點,產銷率97.7%。全省規模紡織工業完成主營收入1061億元,同比增長11.4%,高出全國紡織工業7.3個百分點。重點行業實現全面發展,子行業中增加值和主營業務收入同比全部實現增長。其中,產業用紡織、化纖、服裝服飾、棉紡、家紡和麻紡增加值增速分別為25.5%、24.3%、10.3%、8.5%、4.2%和3%;產業用紡織、化纖、棉紡、服裝服飾、家紡和麻紡主營業務收入分別同比增長27.7%、20.9%、15.3%、11.5%、5.1%和4.9%。
全省紡織工業產品實現出口115.4億元,同比增長17%,出口額占全省工業產品出口總額比重7.4%,高于占全省生產總值比重4個多百分點。其中服裝及衣著附件出口98.93%億元,產品出口額居全省第1位,同比增長29%,增速居全省第10位;紡織紗線、織物及制品出口25.54億元,產品出口額居全省第13位,同比增長15.3%,增速居全省第15位。
岳陽:智能制造助力行業升級
華容縣位于岳陽市西北端,是湖南省傳統的產棉區,從上世紀70年代中期以來,棉花種植面積常年穩定在45萬畝左右,年產皮棉5萬噸。
目前全縣有紡織企業79家,規上企業37家,擁有環錠紡98萬錠,轉杯紡5280頭,織機1215臺。
17日,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黨委書記兼秘書長高勇、副會長李陵申,中國麻紡織行業協會會長董春興,湖南省經信委消費品工業處副主任朱曉燕,岳陽市華容縣委副書記、縣長陶偉軍等領導在岳陽地區進行座談。
湖南華升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劉政及下屬湖南華升洞庭麻業有限公司等子公司負責人分別介紹了各自企業發展情況及未來發展方向等內容。華升集團現主要生產經營苧麻、亞麻、大麻紡織品及麻棉服裝系產品,未來將對苧麻種植、綠色制造、智能化生產等方面的創新開發進行重點關注。面對現在原料短缺、裝備更新慢、市場銷售拓展難等問題,華升集團將建立新材料產業園區,計劃投資10.6億元,將建設年產18000噸水刺非織造布生產線。
據湖南華升集團有限公司黨委副書記、總經理楊潔介紹,目前,華升集團控股一家上市公司:湖南華升股份有限公司(1998年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股票代碼600156);有五家生產制造企業:湖南華升株洲雪松有限公司(62年歷史)、湖南華升洞庭麻業有限公司(36年歷史)、湖南華升衡山金爽服裝服飾有限公司、湖南匯一制藥機械有限公司、湖南中南智能裝備有限公司;有一家外貿進出口公司:湖南華升工貿有限公司;有一家內貿和品牌運營公司:湖南華升服飾股份有限公司;控股兩家投資公司:湖南華升投資控股有限公司,湖南隆博投資有限公司。另外還參股了英捷高科(第一大股東)、湘財證券(第七大股東)、世紀證券、華聲在線等若干公司。
公司紡織主業主要產品為苧麻、亞麻、大麻紗、面料和服裝,職業服裝、家紡及產業用紡織品。華升集團紡織產品85%以上外銷,主要出口市場為歐盟、美國、韓國、日本及南美等國家和地區。
公司為“國家苧麻紡織產品開發基地”企業,擁有國家企業技術中心,并與東華大學合作建立了院士專家工作站。公司獲得中國麻紡行業競爭力10強企業、全國紡織服裝進出口行業杰出貢獻企業、中國紡織服裝行業十大創新企業、第四屆全國紡織行業管理創新成果大獎。
由華升集團主持,聯合東華大學、湖南農業大學攻關的“苧麻生態高效紡織加工關鍵技術及產業化”項目榮獲2016年度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2017年新近完成收購布局的智能裝備企業——中南智能,擁有省級企業技術中心及機器人視覺感知與控制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并與清華大學合作建立了院士工作站,擁有CTR自主品牌機器人及成套智能裝備生產線的制造能力,榮獲多項發明專利,其多門類產品廣泛應用于汽車制造、航空船舶、工程機械、輕工食品、新能源及民爆等行業,得到客戶和行業的一致認可。
座談會上,湖南華升株洲雪松有限公司董事長耿灝從華升雪松基本概況、近年來的主要工作、公司經營目前存在的問題與困難、下一步發展思路等四個方面介紹了華升雪松。
在華容縣期間,調研組參觀了湖南福爾康醫用衛生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的純棉水刺非織造布生產線、脫脂棉生產工藝和棉文化博物館。
董事長柳慶新對公司概況進行了介紹,福爾康于2013年12月全資成立了岳陽福華水刺無紡布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福華),將脫脂棉和水刺無紡布基材剝離到福華公司名下。脫脂棉三條生產線,設計年產1.5萬噸,全國產能第一;目前實際產能7000噸,第三條線預計今年5月份投產。全棉水刺無紡布寬幅1米、2.5米、3.5米生產線共三條,設計年產能5000噸,全國前三位;目前實際產能2000噸,第三線還在調試。他還談了自己的幾點體會:技術創新是企業發展的根本;人才培養是企業發展的基礎;拓寬融資是企業發展的保障;企業文化是企業發展的支撐。
他談道,公司創建了中國首家棉文化博覽園,由“三館二園一路”組成,即棉文化博物館、福文化館、棉紡先驅黃道婆藝術館和棉花先驅張騫碑林園、車轱山遺址紡織模擬園及棉文化之路。建筑面積達2萬平方米,館藏物品3萬多件。通過每年舉辦棉文化節、福文化節,使上下游客戶和企業員工增強了信心。公司將棉文化打造成產業文化典范,將福文化打造成企業文化精神信仰之魂。
座談會上,湖南科創紡織股份有限公司盧四清談道,自己的公司是一家集自動化、數字化、智能化于一體的高技術型紡織企業,紗線年生產能力15000噸,其產品采用緊密、賽絡超柔等先進工藝,定位為“高檔低支”,主打“牛仔竹節線”市場。
湖南科力嘉紡織股份有限公司蔡先彪說,科力嘉采用國際先進的清梳聯、轉杯紡、精梳機等新工藝技術和裝備,具有機電一體化、自動化智能化程度高、用工少、生產效率高、節能環保等特點。
湖南新美佳嬰童服飾制造有限公司羅強毅介紹,公司投資全自動智能生產線設備9條及各類電腦設備500多臺,年產嬰兒鞋350萬雙以上。公司經過多年打拼已經成功打造了“愛嬰童”、“微威熊”、“代代富貴”、“旭博士”等四個品牌,其中“愛嬰童”品牌已經獲得湖南省著名商標品牌,產品銷售網點遍布全國80多個大中城市的3000多家母嬰連鎖超市,產品供不應求。
寶力紡織付勁松對公司進行了簡單介紹,他說,公司主要做印花毛巾,主要客戶在海外。2017年實現銷售2億。近年來,企業在逐步做大,客戶資源不斷在穩定,現在開發了南美、非洲市場,實現了全年滿負荷生產。下一步,他想把產業鏈從上游延伸,上織機,保證供應面料的質量。
益陽:堅持科技創新 促進行業發展
3月18日,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黨委書記兼秘書長高勇、副會長李陵申,中國麻紡織行業協會會長董春興,湖南省經信委消費品工業處副主任朱曉燕等領導前往湖南益陽調研,并與當地政府和企業進行了參觀座談,就人才培養、勞動力成本、裝備升級等方面進行了交流和探討。
湖南鑫海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劉放軍介紹,鑫海股份是一家專業致力于通用材料高性能化和復合新材料繩網具研究開發、生產銷售于一體的高新技術企業。公司注重科技引導,強化創新驅動,2017年銷售收入達59100萬元。2018年企業將本著“調結構、穩增長、促發展”的經營理念,大力發展深海養殖網箱;力爭中標承建海洋牧場;全力打造星海運動精品。
湖南瑞亞高科集團主要經營竹、麻、棉為原料的機織、針織等產品。2017年公司實現產值5.6億元,完成銷售收入4.5億元,實現利潤2000多萬元,上繳稅收1500多萬元。2018年企業將開發非織造醫衛用產品。
湖南莎麗襪業股份有限公司是具有近百年歷史的襪業制品企業,主要以竹和苧麻纖維為原料,開發新型襪業,擁有省級生態紡織品工業設計中心等。公司董事長李麗莎介紹了自己的成功經驗:傳承百年品牌,弘揚企業文化,投資800余萬元、歷時三年建成了:湖南達人紡織工業博物館;創新消費理念,開發健康產品;校企合作創新,引領設計潮流;建立完整產業鏈,跨界整合資源。
長沙:服裝、家紡企業實力不俗 華升欲借智能化轉型
3月19日,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黨委書記兼秘書長高勇、副會長李陵申,中國麻紡織行業協會會長董春興一行,以及湖南省經信委等領導在長沙寧鄉調研產業用、服裝、家紡等企業,并與湖南省經信委進行交流座談。
在湖南康程護理用品有限公司,調研組參觀了專業生產嬰兒紙尿褲、紙尿片等嬰兒健康護理產品應用研究實驗室,并就提升產品質量、完善嬰兒護理產品的標準,呼吁政府部門加大市場監管力度、提升國產品牌影響力等問題進行了探討。
在和圣得西服飾、夢潔家紡、忘不了等企業座談時,調研組就企業文化建設、智能制造提質增效等有關問題進行了交流。
夢潔家紡工會主席漆鴻杰對公司家紡智能化情況進行了介紹。他介紹,公司先后投資3.5億元對生產基地進行了智能化改造,生茶效率提升了20%,停工待料率降低50%。
3月20日,湖南省委常委、長沙市委書記胡衡華,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黨委書記兼秘書長高勇、副會長李陵申,中國工程院院士俞建勇,中紡聯科技發展部主任彭燕麗,中國麻紡織行業協會會長董春興等領導以及長沙市人民政府等地方領導和企業家代表三百余人共同參加“湖南省機器人產業集聚區產業鏈新項目啟動暨湖南中南智能裝備有限公司智能制造合作推介會”。高勇書記代表聯合會在致辭中指出,當今紡織行業正在向智能化、數字化、綠色化等方向發展,智能制造技術的發展為建設紡織強國提供了強有力的科技支撐,是提高產品質量穩定性和勞動生產率的重要手段。協會也將在推進智能化紡織裝備的研發和應用;建設紡織行業智能制造示范企業;搭建紡織行業智能制造公共服務平臺;成為紡織行業智能制造專業人才的“黃埔軍校”四方面展開深度合作。最后,希望“中南智能”能立足在紡織智能制造領域進行科技創新,提供全面智能化制造解決方案,共同推動紡織行業發展。據悉,中南智能將以非織造布智能生產示范線建設入手在紡織行業推廣。
會上,各位領導為湖南中南智能裝備有限公司進行了揭牌儀式,并見證了中南智能與中紡聯、天鼎豐等單位的合作項目簽約儀式。
邵陽:化纖、染整、非織設備各顯身手
3月21日,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黨委書記兼秘書長高勇、副會長李陵申,中紡聯科技發展部主任彭燕麗等領導在邵陽紡機進行調研。這也是此次中紡聯湖北、湖南調研的最后一站。
近年來,邵陽紡機在化纖、染整設備等方面獲得了長足進步,并牢牢掌握住了市場。據了解今年的市場訂單非常飽滿。
調研組參觀了邵陽紡機的新、舊廠區。在聽取邵陽紡機有關負責人對企業發展情況匯報后,高勇提出邵陽紡機今后還應該在人才隊伍梯隊建設、提高勞動生產率等方面下功夫,在不減人的基礎上把市場進一步做大。(高華斌)
[編輯:田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