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不僅棉花價格不錯,棉花加工廠還額外給我加了兩三毛錢,這都是我與企業簽訂‘訂單種植’帶來的好處。與上一年相比,我家增收了10萬元左右。”1月16日,說起去年棉花收入情況,阿瓦提縣豐收一場棉農穆華全十分開心。
穆華全是當地的棉花種植大戶,2017年他與阿瓦提縣中棉集團阿瓦提棉花產業化有限責任公司簽訂了“訂單種植”協議,企業答應在棉花收購時不僅高于市場價格進行收購,還無償提供棉花種植等技術支持。
新棉剛一出手,穆華全就和企業續簽了2018年350畝“訂單種植”協議。穆華全說:“出苗了企業給我們做技術指導,每畝地成本降低了80元左右。企業不僅提供棉花種子,還提供田間管理等一條龍服務,技術管理上去了,棉花產量提高了,這正是我們棉農所期盼的。”
在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中,地區除了改良農作物品種,還大力發展訂單農業與規模化生產和組織化經營助農增收,促進農業產業化健康發展。“企業+基地+農戶”的“訂單種植”形式不僅提高了地區糧棉優勢產區生產適銷能力,也帶動了當地農民實現快速增收致富。其中,新和縣發展訂單農業中,3家軋花企業與322戶農民簽訂“訂單種植”5萬畝;沙雅縣通過“公司+農戶”的形式進行農作物種植,調動了合作社、農戶的種植積極性;柯坪縣實施訂單保底,“公司+協會+合作社+農戶”的利益聯結方式組織生產,帶動1萬戶農民增收。
截至目前,阿克蘇地區糧棉及特色農產品加工企業有326家(糧食154家、棉花172家),實現“訂單種植”面積317萬畝,帶動了30余萬農戶增收,戶均增收1244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