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1日,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2017年年中工作會議在北京召開。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黨委書記兼秘書長高勇、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會長孫瑞哲、原會長王天凱,副會長楊紀朝、夏令敏,黨委副書記陳偉康,紀委書記王久新,副會長徐迎新、陳大鵬、李陵申、楊兆華、孫淮濱,專家咨詢委員會委員陳樹津、張延愷、徐文英等領導,以及各部門負責人參加會議,陳偉康主持會議。
隨后,中紡聯產業經濟研究院對2017年上半年我國紡織工業運行情況及全年行業形勢進行了預判。中紡聯有關部門和分行業協會負責人、領導圍繞基礎工作與公共服務、產業延伸與跨界合作、業務拓展和社會責任、日常管理和機構建設等話題作了工作研討和總結。
中紡聯產業部副主任華珊就產業政策的相關工作、問題、下一步規劃等問題作了解釋和說明。華珊講道,產業政策研究中心主要從事行業的中、長期規劃,經濟運行等工作。下一步中心將進一步加強對工業增加值、綜合成本研究。
中紡聯科技部副主任孫錫敏作了"行業標準化工作的新探索--團體標準制訂中的協同"的報告。孫錫敏對團體標準的重要意義、如何開展工作思路、下一步打算等問題進行了講解。孫錫敏講道,制定團體標準是破解標準突出問題的必然選擇,也是國際倒逼,標準化之路的必然要求。
紡織建設規劃院院長馮德虎就"聯合會參與地方規劃咨詢中的協同效應與巧實力"的話題進行了演講。馮德虎講道,目前規劃院已經和服裝協會、中紡網路、化纖協會、產業用協會等機構、協會進行了規劃合作,通過各種渠道對各種資源進行了靈活、準確的把握。今后,規劃院調整的中心--始終以客戶為中心,力爭達到客戶的滿意。為此,規劃院還對已經做過規劃的客戶提供回頭看的服務。
中紡聯生產力促進部主任喬艷津作了"行業轉型升級中的生產力促進與工作思考"的報告。喬艷津講道,行業轉型升級中生產力發展的要求催生了生產力促進部。面向行業轉型升級,生產力促進部對相關工作進行了初步探索和實踐。
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副會長、中國家紡協會會長楊兆華作了《“小家紡”到“大家居”的思考與實踐》的報告。楊兆華講到,通過國內外、行業內外的交流與合作,推動了家紡行業從“小家紡”到“大家居”的轉變,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和經驗,但仍存在整合能力、面對新零售的銷售能力、資本運作等方面的不足。今后在聯合會的領導下,繼續發揮聯合艦隊作用, 秉持開放、合作、共享的理念,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實現家紡行業的轉型升級!
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副會長李陵申作了"產業用紡織品的定位與價值重購"的報告。他表示,產業用紡織品所創造的影響不僅僅在于紡織領域,而是全方位的。最終受益的都是發展它、使用它的人。產業用紡織品價值重構的機遇:新一輪工業革命的智能化、個性化、全球化、服務化和"一帶一路"倡議下的區域發展新功能。產業用紡織品價值重構將促進紡織產業鏈的延伸、價值鏈的升級和產業邊界的擴展。產業用紡織品價值重構有利于行業結構的逐步優化,實現由低技術產業向中高技術產業轉型升級。產業用紡織品價值重構的路徑包括技術、模式、生產組織方式、價值觀等改善和改變。
中紡網絡信息技術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殷強作了《紡織產業加物聯網》的報告。他表示,物聯網的核心和基礎仍然是互聯網,是在互聯網基礎上的延伸和擴展的網絡;其用戶端延伸和擴展到了任何物品與物品之間,進行信息交換和通訊;該網絡具有智能屬性,可進行智能控制、自動檢測與自動操作。他指出物聯網的四大特征:實時性,實時采集信息并真實有效;大范圍,能夠對實現世界中大范圍內的信息進行采集分析和處理;自動化,物聯網的設計遠景是用自動化的設備代替人工;全天候,可以基本不受環境條件的限制,實現全天候的運轉和工作。殷強表示,如果說,互聯網是二維平臺的話;那么,物聯網就是多維的。
中國服裝協會副會長楊金純帶來了"服裝智能制造中的官產學研聯盟"的報告。他表示,服裝智能制造的主要內容分五個方面:設計智能化、生產智能化、經營智能化、產品智能化、決策智能化。服裝智能制造總體發展分三個步驟:一是實現服裝全流程自動化制造;二是實現部分智能自動化制造;三是實現智能化的制造和產品。楊金純指出,聯盟未來工作方向是:融匯資源,服裝智能制造離不開"官、產、學、研"多元合作;整合提升,服裝智能制造發展須"人與物"并重,"軟與硬"并行;包容發展,聯盟必須不斷優化運行機制,充分發揮各方成員的作用。
非遺辦公室主任張家洲作了"非物質文化遺產與聯合會工作結合的思考"的報告。她表示,在100多項紡織類非遺項目中,包括紡、染、織、繡、印等傳統手工技藝以及各種民族服裝服飾。這些傳統文化和傳統技藝,源于紡織行業,根植于紡織行業,傳承和發展仍然離不開這個行業。她談到,推進紡織非遺與品牌企業、時尚設計的結合,是非遺工作一項重點。這種結合具體有兩方面的作用:一方面,紡織傳統工藝通過服裝品牌的現代設計、通過時尚語言,能夠使傳統技藝更容易被現代社會、現代人、現代消費所接受,能夠更好地走進現代生活和都市生活、融入時尚潮流,讓更多的人了解、喜愛并且使用這些傳統手工技藝和產品,從而提高繡娘和手工藝人的勞動收入,使她們生活水平提高,得到社會的認同和尊重,吸引更多的人特別是年輕人傳承傳統文化和技藝。另一方面,這些紡織傳統文化和技藝又賦予企業品牌、設計師更多的靈感、底蘊,增強品牌的文化氣質和文化自信。
社會責任辦公室主任閻巖"品牌供應鏈管理中的社會責任建設"。她表示,行業社會責任工作要與時俱進,既有優勢和經驗,也有挑戰和不足。優勢在于,全球化的視野結合行業的實踐;人本、環境、市場的多議題研究的專業性;標準體系合作的開創性;行業供應鏈上下游的資源優勢;根植于行業,密切把握行業發展方向;國際項目綜合管理經驗。不足在于,企業對社會責任項目的參與度低;新的法律環境對合作方的限制;創新能力有待提高;話語權,主導性弱。
中國印染協會會長陳志華作了"印染轉型升級中的社會責任與產業鏈協同治理"的報告。他表示,由于歷史問題,中國印染行業仍面臨日益增長的發展需求與資源和環境制約的矛盾和壓力。在未來相當長一段時間,印染行業仍然是產業鏈技術進步和轉型升級的重要環節,也將承擔產業鏈節能減排的主要壓力。因此,在印染行業推動社會責任建設,并積極推進清潔生產節能減排,最大程度地降低資源、能源消耗,減少污染物排放,同時也迫切需要產業鏈上下游的大力支持。陳志華表示,做好環境保護需要產業鏈協同治理,過去是以在行業內開展環境保護工作為主,今后,做好環境保護工作更多的需要產業鏈上下游合作開展,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劉耀中"產業全球布局重點、服務配套與社會責任建設"。他表示,在行業層面有壓力也有希望。壓力是,國際比較優勢承壓,低端鎖定之憂仍存,人、資本、環資、產能等可持續發展等問題。希望勞動生產率的持續進步,高效高質供應鏈動態進化,國內購買力與優質供給,國際化程度不斷提升。
中紡資產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趙向東"產融結合中的行業機遇與工作思考"。他指出四大核心優勢:一是政策優勢,中紡聯與國家發改委、證監會、交易所、商務部、環保部等職能部門有長期的溝通和聯系。在紡織行業科技、環保和可持續發展等方面的新趨勢、新模式的政策制定、把握和預測方面具有獨一無二的優勢。二是行業優勢,相關行業協會已實質開展相關工作,與中紡資產合作、相關券商等專業機構共同對相關企業開展盡調和溝通,建立行業重點培育企業數據庫,深入發掘行業優質企業資源。三是資本優勢,中紡資產作為聯合會投資綜合運作平臺,能有效連接相關優質銀行、投資平臺、產業資金等相關融資機構,建立合作關系。四是專業優勢。中紡資產與諸多科研機構、高校院校所建立合作關系,在行業發展提供專業的技術指導和服務。
財務部主任朱超"聯合會及成員單位機構發展中的財務管理與規范"。
人力資源部主任孫曉音"聯合會人力資源現狀、組織機構與紀檢重點問題"。
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黨委副書記陳偉康作了"新常態下黨建工作與機構建設及業務工作的結合與促進"的報告。他表示,中紡聯黨紀黨委的基本要求是,堅持黨組織在聯合會的政治核心作用和先進性作用,加強黨的建設,全面落實從嚴治黨,確保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的貫徹執行,為行業服務和內部建設的工作提供堅強的政治思想和組織保證。黨建工作的基本思路,一是堅持全面從嚴治黨的高標準嚴要求,根據中紡聯的實際開展工作。二是與時俱進,不斷總結提高黨建工作的水平,求真務實。三是圍繞聯合會中心工作開展。四是促進隊伍建設,重點加強黨員領導干部隊伍建設。五是工作著眼點要放在基層黨組織和黨支部。六是為廉政嚴重自律,黨風廉政建設提供保障。七是營造中紡聯積極向上,風清氣正的工作團建。
會上,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副會長夏令敏對聯合會搬遷新辦公場所工作進行通報。夏令敏表示,未來5年中紡聯將在中國人保壽險大廈集中辦公。目前,辦公場所的裝修工作正在穩步推進,全部工程力爭9月底以前完工。
會上,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會長孫瑞哲作了題為《團結協作共贏創新驅動發展》的總結報告。孫瑞哲說,我們做總結就是為了思考、探討下一步該做什么?從中國紡織服裝行業層面層次考慮如何在社會面前展現自身?實現哪些突破?從聯合會在行業工作層面考慮做哪些探索和延伸?如何實現"在一起、向前進"?
孫瑞哲指出,考慮未來做什么的時候,我們要避免三個錯誤:第一,避免過度路徑依賴,要多發揮集體力量,發揮創造的力量,特別是年輕人的力量;第二就是避免錯失恐懼癥。由于錯失恐懼癥,我們看到出現了一些同質或略質化的怪圈。今后要通過漸進式創新,品牌化工作,推進傳統業務、常規業務的品牌化;第三避免合成謬誤。合成謬誤在我們機構內部表現為低水平的競爭。孫瑞哲指出,"聯合、協同、一致、高效"是中紡聯共同的理想理念、價值觀,只有用聯合艦隊的模式開展工作并形成長效機制,才能完成一系列單個協會、難以勝任的大勢,完成整體理論的效益最大化。
孫瑞哲對新中國誠意來中國紡織工業的發展階段進行了概括、回顧和總結,之后提出要塑造中國紡織工業的"新定位",實現"建設紡織科技、品牌、可持續發展、人才強國"的目標。他講道,未來要樹立四個方向型理念,即資源"互聯化",合作"協同化";數據"業務化",業務"數據化";項目"品牌化",平臺"個性化";管理"精益化",人才"梯隊話"。同時,還要做政府決策的專業制成品平臺。他還對2017年全年重點工作的計劃和進展情況進行了介紹、總結和部署。孫瑞哲最后表示,"在一起,向前進!未來會更美好的!"
中紡聯年中工作會議前,召開了國資委黨委第四巡視組巡視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黨委情況反饋會。國資委黨委第四巡視組組長阮國平、國資委巡視辦副主任張一虹、第四巡視組副組長陳永錄、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黨委書記兼秘書長高勇、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會長孫瑞哲等領導,以及中紡聯其他領導,各部門負責人參加會議。孫瑞哲主持會議。高勇、孫瑞哲共同簽收了巡視反饋材料,阮國平向中紡聯反饋了巡視情況,張一虹提出了整改要求。
高勇代表中紡聯表態,"這次巡視是對中紡聯的一次"政治體檢",是對中紡聯的一次深刻的黨性、黨風、黨紀教育。巡視反饋情況既肯定了中紡聯近年來所做的工作和取得的成效,又嚴肅、深刻、認真地指出了存在的突出問題、短板和差距,實事求是、切中要害。我們完全贊同、誠懇接受。今后,聯合會將全力以赴做好巡視整改工作:第一,深入貫徹學習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堅決做到向中央看齊,中紡聯各級領導幫子和廣大黨員要結合深刻學習貫徹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會精神,牢固樹立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核心意識、看齊意識,堅定理想信念、堅定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嚴守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做到在黨愛黨、在黨言黨、在黨憂黨、在黨為黨,絕對忠誠。第二,不折不扣做好整改工作落實。第三,真抓實干,全面落實從嚴治黨。第四,標本兼治,堅定不移地推進黨風廉政建設。第五,常態長效,進一步健全完善制度。巡視情況反饋會雖然結束了,但整改工作決不能放松,中紡聯將成立整改領導小組,抓緊研究制定整改方案,提出切實可行的整改措施,確保各項整改任務落到實處。"(高華斌 蓋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