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今年4月19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會議決定將推出進一步的減稅舉措,從2017年7月1日起,將農產品、天然氣等增值稅稅率從13%降至11%,這也就意味著棉花作為農產品其增值稅稅率將下降2%,當時消息一經發布便在業界引起很大的熱議,大家都在探討對棉紡將帶來哪些影響。
有些媒體在消息發布之時仔細分析了這次稅改工作可能給市場各方帶來的多種影響和變化,現在看來未必恰當,畢竟當時距離政策實施還有2個多月時間,市場等因素都可能發生較大變化。比如當時紡織市場一片大好,鄭棉價格也是持續走高,而現在鄭棉價格已經連續突破前低,高點位置逐漸下降,區間波動成為一種新的常態。
現在距離稅改新政還有兩周時間,目前看將對棉紡產業鏈各方帶來多大影響呢?
首先對棉花加工企業而言,假如在加工成本不變的情況下,增值稅稅率從13%降到11%,棉花加工企業稅負降低可以減輕一定的負擔。
對于貿易企業而言,由于國內棉花貿易價格一般都是含稅價,價格是否下跌還要看具體的市場供求。首先貿易企業作為買家來說,稅率降低增加了同棉花加工企業的議價空間能力,從而降低了企業的采購成本,按照現在的棉價計算,大約可以為企業節約280元/噸的成本。如果貿易企業作為賣家來說,下游的紡織企業又增加了同它議價的空間,因此總體對企業影響并不大。由于當前市場棉花供應較為充足,因此在7月份棉花稅率降低時,貿易企業利潤不會發生多大的變化。
當時稅改消息剛發布時,大家還在議論到是否能夠刺激下游紡企積極采購。根據現在市場情況看,價格下降并未刺激企業積極采購。某紡織企業采購主管表示,這個稅改對紡織企業影響不大,現在紡織企業的核算方式已經修改了,由于現在市場疲軟,棉價走低可能性很大,當前大部分紡企應該還會執行隨用隨買的方式,不會囤積大量庫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