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華社記者 李鑫 攝
近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推進《中國制造2025》深入實施吹風會。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辛國斌在會上介紹,《中國制造2025》發布實施兩年以來,各項工作取得積極進展,為穩定工業增長,加快制造業轉型升級發揮了重要作用。
據介紹,兩年以來,頂層設計基本完成,形成了以《中國制造2025》為引領,11個專項規劃為骨干,重點領域技術路線圖、工業"四基"發展目錄等綠皮書為補充,各地落實文件為支撐,橫向聯動、縱向貫通、各方面協同的政策體系。同時,創新體系建設深入推進。還成立了首家國家制造業創新中心--動力電池創新中心。培育建立了19家省級創新中心。制造業與互聯網融合不斷深化,基于互聯網的創業創新載體不斷涌現。
此外,質量品牌建設取得新進展。產品實物質量不斷提升,原材料、重大裝備等領域部分產品質量接近國際先進水平,企業和產業集群品牌培育成效顯著。城市試點示范開局良好,批復同意寧波等12個城市和4個城市群為"中國制造2025"試點示范城市(群)。
辛國斌表示,下一步將以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為中心,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重點在七個方面深入實施《中國制造2025》。
一是攻關鍵。以高端裝備、短板裝備和智能裝備為切入點,狠抓關鍵核心技術攻關;二是強基礎。深入實施工業強基工程,開展重點領域一攬子突破和一條龍應用計劃;三是抓示范。扎實推進"中國制造2025"試點示范城市(群)和智能制造示范區建設;四是促融合。深入實施智能制造工程,分類推進智能工廠、數字車間、智慧園區建設;五是提質量。深入實施增品種、提品質、創品牌"三品"工程,開展優質制造行動,建立優質制造標準體系;六是育人才。深化產教融合,健全多層次人才培養體系,優化制造業人才供給結構;七是優環境,大力推進簡政放權,深化"放管服"改革。
辛國斌表示,"中國制造2025"的主攻方向是智能制造,智能制造的核心問題就是要更多地使用傳感器、工控系統和工業互聯網系統實現智能決策。所以我國要突破智能制造方面的一些短板和瓶頸,要把這些工作解決好。落實《中國制造2025》,建設制造強國,需要各方共同努力。(記者 蘇詩鈺)
[編輯:姝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