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2月10日,中國紡織工業企業管理協會(中國紡織企業家聯合會)成立35周年紀念座談會在京召開。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及各專業協會的有關領導,為中紡企協的發展做出過貢獻的老一輩領導,以及部分會員企業負責人和媒體代表參加會議。中國紡織工業企業管理協會會長夏令敏主持本次座談會。
中國紡織工業企業管理協會(以下簡稱中紡企協)成立于1981年,是紡織產業成立最早,以企業和企業家為服務對象、以改革和管理為主要工作內容的綜合性協會。自2002年后,紡織產業集群試點工作和產業轉移工作內容的加入,進一步完善和豐富了協會的服務內容和手段。
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副秘書長、中紡企協執行副會長楊峻作了簡要的工作匯報。他表示,目前中紡企協以"服務于企業和企業家、產業轉移工作和試點產業集群的中小企業服務工作"三大主線為一體,鼎力發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績。
近五年來,中紡企協積極打造行業企業話語權,著力提升企業管理創新能力,加速產業轉型升級步伐。通過召開座談會、出版管理案例書籍等多種形式將最新的管理創新經驗推廣到產業集群、紡織服裝產業園區、廣大行業企業。同時,中紡企協開展多種形式的需求對接活動,帶領會員企業遠赴海外考察。創建產業集群公共服務平臺,積極推進智能園區發展。持續開展調研,及時傳遞企業家呼聲,并推進組織機構的建設工作,擴大對紡織全產業鏈會員的服務。目前,中紡企協理事數量達352人,試點紡織產業集群數量210個,紡織產業轉移試點園區29家,形成了政府、行業、企業的良好互動、聯動發展的良好格局。
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黨委書記、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秘書長、中紡企協第六屆理事會常務副理事長高勇暢談歷史。他指出,中紡企協作為中紡聯旗下重要組成部分,一直承擔著聯合會的核心工作內容,發揮著重要作用。希望協會在今后的工作中,依舊與時俱進,不斷進行轉型和調整,進一步提升工作水平。作為一個綜合性的協會,與各專業協會積極溝通,在工作中充分發揮每一方的作用。
出席本次座談會的各位行業專家、老領導們懷著激動的心情踴躍暢談。他們共同回顧了中紡企協成立初期的歷史片段,并回憶了過去35年來同協會一起奮斗一起成長的經歷,對新時期中紡企協取得的成績和進步給予了很高的評價,同時也對未來的發展方向提出諸多寶貴的建議。
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原黨委書記、會長,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專家咨詢委員會成員,中紡企協第七屆名譽會長、第八屆會長、第九屆名譽會長王天凱強調,傳承是行業發展的基礎。過去的35年,在中國經濟和紡織業發展的不同時期,中紡企協配合行業主管部門的中心工作,積極探索工作內容,完善工作方法,為我國紡織業的發展做出了應有的貢獻。傳承以外還需要突破。突破是什么?應地、應企、應環境。"十三五"時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定性階段,這一目標的實現必將倒逼全面深化改革的提速,進一步強調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局定型作用。企業作為投資和市場主體作用將進一步凸顯。在新的發展時期,中紡企協也將面臨更多新挑戰,順應改革新要求,發揮主導優勢,開創新篇章。
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會長、中紡企協第九屆會長孫瑞哲指出,制造是產業的基礎,品質與成本是保障企業立于競爭不敗之地的基礎,而品質與成本是要靠管理來實現。對于協會下一步的工作方向,孫會長提出四點建議:打造行業話語權;整合資源、凝聚力量,和地方經濟發展的聯動效應;引領產業鏈上企業的社會責任建設;成為世界一流企業家成長的搖籃。
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副會長、中紡企協會長夏令敏談到未來工作中,協會將加強對服裝企業的管理課題研究,產業轉移方面要"向管理要紅利";信息化、數字化、智能化與管理結合的案例分析。最后,他對參加座談會各位嘉賓表示衷心地感謝,希望大家繼續關心和支持中紡企協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