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紡機運行指標小幅增長,進出口雙雙回落
2016 年1-5月,紡織機械全行業主營業務收入、利潤總額等經濟指標與去年
同期相比有小幅增長,紡機產品進出口總額同比雙雙回落,紡機行業業績改善依然不明朗。
經濟效益概況
行業規模
2016年1--5月,紡機行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 452.96 億元,同比增長 2.45%,比上年同期提升 2.38 個百分點,但相比一季度回落 1.69 個百分點 ;資產總額為956.03 億元,同比增長 2.29%,比上年同期回落 2.15 個百分點。
成本費用結構
2016年1-5月, 紡機行業成本費用總額為 426.07 億元,同比增長 2.42%,其中:主營業務成本 384.04 億元,同比增長 2.54%,成本占費用總額的比重為 90.13% ;銷售費用為 12.15 億元,同比下降 0.87%,營業費用占費用總額的比重為 2.85% ;管理費用為 24.50 億元,同比增長 0.97%,管理費用占費用總額的比重為 5.75% ;財務費用為 5.39 億元,同比增長 9.15%,財務費用占成本費用總額的比重為 1.26%。
盈利情況
2016年1-5月,紡機行業實現利潤總額 28.46 億元,同比增長 4.89% ;虧損企業虧損額為 3.06 億元,同比下降 21.02% ;虧損面為 18.05%。
進出口情況
據海關統計,2016年1-5月我國紡織機械進出口累計總額為 22.73 億美元,同比下降 9.18%。其中紡織機械出口12.33億美元,同比下降 5.36%,出口數量由負轉正 ;進口 10.40 億美元,同比下降 13.34%。下圖表反映了我國紡織機械進出口的情況。
2016年1-5月紡織機械進出口總額
(單位:美元、%)
進口概況
2016年1-5月,從 54 個國家和地區進口的紡織機械總額為 10.40 億美元,同比下降 13.34%。
從進口產品類別看,輔助裝置與零配件進口排在第一位。進口總額為 2.27 億美元,同比下降 3.14%,輔助裝置與零配件進口額占進口總額的 21.81% ;非織造布機械進口額增長顯著,同比增長 41.50% ;印染后整理機械、化纖機械及織造機械的降幅高于行業平均水平。具體情況如下圖表所示。
2016年1-5月紡織機械進口額按產品類別劃分
(單位:美元、%)
2016年1-5月,紡織機械進口的主要國家和地區以德國、日本、意大利、比利時和中國臺灣為主,進口前五位的貿易額為 8.45 億美元,同比下降13.75%,占進口總額的 81.18%,主要情況如下圖表所示。
2016年-5月紡織機械按國別地區進口情況
(單位:美元)
以進口德國紡織機械居首位,進口額為 3.64 億美元,同比下降 30.12%,其中 :化纖機械的貿易額為 9720.01 萬美元,同比下降 49.82% ;在七大類產品中只有紡紗機械是正增長,同比增長 24.78% ;其余六類產品中只有非織造布機械的降幅低于行業平均水平。
2016年1-5月,全國 28個省市自治區有不同數量的進口。江蘇、浙江、廣東、上海及山東等五省市位列進口總額的前五名,占進口總額的 84.14%。江蘇省進口總額排在第一位為 2.88 億美元,同比下降 24.41%,占比為 27.64%。
出口概況
2016 年1-5月,紡織機械出口 12.33 億美元,同比下降 5.36%。
針織機械出口額為 4.28 億美元,同比增長 11.14%,占比 34.68%,位居第一,隨后依次為印染后整理機械、輔助裝置及零配件、織造機械、紡紗機械、化纖機械、非織造布機械。七大類產品中只有針織機械呈現正增長,其余六大類產品均有不同幅度的下降,紡紗機械降幅最大,為 28.36%。
2016年1-5月紡織機械出口分類情況
(單位:美元、%)
201年1-5月,我國共向 164 個國家和地區出口紡織機械產品,出口金額前五位的國家和地區如下表所示。
2016年1-5月紡織機械出口前五位國家和地區
(單位:美元、%)
2016年1-5月,出口到以上國家和地區占全部出口額的 56.91%,是我國紡織機械出口的主要國家和地區。出口到印度總額為 2.74 億美元,同比增長8.43%,占全部出口總額的 22.22%。
2016年1-5月,共 30個省市自治區有紡織機械產品出口,排名前五位的省市出口額占總額的 78.66%。
綜上所述,紡織機械行業經濟運行中各項指標均在低位徘徊發展,進出口總額雙雙回落,未見明顯復蘇跡象。
編輯:辛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