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家具有60年歷史的傳統棉紡企業,常山股份近年來的產業轉型令人頗為關注。近日,公司董事長湯彰明在"中國上市公司協會上門服務周活動"上對記者表示,公司在三年發展戰略規劃中對"紡織+軟件"雙主業的新格局已明確方向,紡織主業要扭虧增盈、提質增效,軟件業要完成上市、做大做強,這就會形成現代信息產業和先進制造業相互融合,互為支撐的格局。
近些年,國內棉紡行業處于寒冬期,常山股份通過收購北明軟件實現從紡織單一主業轉型為雙主業的發展格局。2015年以來,常山股份通過收購北明軟件100%股權,并募集現金資5.49億元,完成資產重組。北明軟件于今年5月納入上市公司合并范圍,2015年5-6月實現凈利潤4706.11萬元,提升了公司整體業績。
傳統產業的"互聯網+"機緣
常山股份公布的2014年年報顯示,紡織業的營業收入占上市公司總營業收入的99.3%,宏觀經濟下行壓力不斷加大,環境約束日益凸顯,能源、人工成本上漲,棉花內外價格倒掛、東南亞國家紡織競爭力逐年增強等不利因素給紡織企業帶來前所未有的壓力。作為身處傳統行業的上市公司,常山股份選擇與軟件企業的聯姻來轉型升級。
湯彰明在談到與北明軟件的合作時表示,在轉型升級過程中,公司領導層一直在考慮上市公司的業績怎么支撐和后續如何發展的問題,公司認為憑自身貿然上馬一個全新產業,發育會很慢,而且成功率會很低,所以一直在尋求戰略合作的伙伴。之所以會和北明軟件合作,首先考慮的是行業前景,信息技術互聯網行業是引領發展的行業。同時,北明近四年來在行業內的發展態勢良好。此外,北明與常山股份有一個共同的發展目標和價值觀,就是上市公司發展至上,雙方是一個事業的共同體,命運的共同體。
北明軟件方面人士表示,北明軟件作為國內領先的系統集成、解決方案和定制化軟件的服務商,過去發展受到兩方面的制約,第一是募資資金的限制,對公司發展速度限制較大;第二是人員穩定的局限,互聯網企業的人才流動性快,對企業穩健發展不利。
"現在,北明軟件成為上市公司一部分,募集資金更加便捷有效,上市公司已經募集配套資金5.49億元主要用于北明軟件兩個項目,管理層持股則對人才穩定性有作用,這也有利于北明軟件的穩健前行。"湯彰明對此談到。
用互聯網方式打造高端家紡品牌
湯彰明對于未來的發展方向談到,公司會利用互聯網和電子商務的技術,擺脫傳統家紡行業實體擴展的方式,另辟蹊徑,走出一條路子,通過合資合作方式加強品牌建設;另外,常山股份目前已有一些家紡產品,力爭把它的內在品質做出來。
同時,公司還將通過建立專門團隊,量身定做、帶動紡織產品升級和產業鏈延伸。最終,借助北明軟件在信息技術上的優勢,努力做好"互聯網+紡織"的文章。
北明軟件董事長李鋒則強調,北明軟件除了專注于軟件業,還會集合互聯網的方式和常山股份在紡織行業的優勢,利用電商平臺,打造一個高端的家紡品牌。利用互聯網的營銷方式、渠道管理,供應鏈和用戶管理來進行品牌打造上。公司會把錢花在床品本身的品質質量之上,而不是花在流通環節過程中。在互聯網時代,需求是一個創造的過程,推送過程就是一個創造消費的過程,家紡行業也可以在互聯網上創造出消費,公司會顛覆家紡這個行業,做成世界一流的家紡企業。
原標題:常山股份轉型升級 "紡織+軟件"雙主業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