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值年末,大大小小的品牌春夏新品發布會、招商會在家紡行業內輪番上演,大有“你方唱罷我登場”的架勢。記者從最近幾個家紡企業的招商會中發現,無論品牌大小,在業內的影響力如何,企業都會在招商會上竭盡全力展現自己的競爭優勢與實力,并嘗試采用一些與眾不同的新花樣來吸引人們的眼球,爭取獲得更多的加盟商資源。
對于企業而言,無論招商會的形式是大張旗鼓,還是精致小巧,最重要的還是要有優質的產品作保證。品牌與其花大價錢聘請明星“站臺”,不如用這些資金來開發新產品,明星帶來的人氣效應只是一時的,擁有豐富且適銷對路的產品才是招商會上吸引人氣的關鍵,也是企業獲得長遠利益的保證。
以往,家紡品牌的區域經理最關注的是自己區域內每年的回款率,有些人為了單純的回款率,與一些根本不懂如何經營家紡卻有資金的加盟商簽約,導致的后果是回款率逐年下跌,為了彌補虧損,只能選擇繼續擴大招收加盟商,如此惡性循環,損失的不僅是品牌的形象,也損害了加盟商的利益。
在今年的一些家紡品牌招商會上,記者聽到了許多異樣的聲音,即提高加盟商質量是企業的重中之重,只有優質的加盟商,才具有更強的抗風險力和開拓渠道的能力。如盛宇家紡就提出,要求品牌加盟商擁有3年以上家紡行業從業經驗。如今,在招商會上,很多家紡企業還增加了《加盟商培訓講座》這一環節,以此來提高加盟商的店面裝修品位、商品銷售水平和店鋪管理能力等,這無一不證明,能力的高低正逐漸成為家紡企業對加盟商的考核標準。曾經,家紡行業被業界喻為門檻較低的行業,如今看來,這一魔咒正逐漸被打破,只重“量”,不重“質”的年代已悄然退出了家紡市場。
某企業營銷總監對記者說過這樣一句話:“經銷商們有錢、肯訂貨當然好,但是只訂貨,賣不動貨卻是大大的不好。只有經銷商的質量上去了,賣得動貨,企業才能良性發展。”相信這句話代表了所有家紡企業的心聲。
對于加盟商而言,由不懂得如何經營到精通,需要一個過程,這中間自然少不了企業的政策支持。上海襲人營銷咨詢有限公司總經理吳啟鋒對記者說:“由于發展階段、經營理念、資金實力、團隊水平不同,加盟商需要企業提供的政策支持方向和支持力度也大相徑庭。因此,這就需要企業的政策支持能夠滿足加盟商的階段性發展需求,并最大化地放大企業的政策成效。在舉辦招商會時,企業要辨別不同類型加盟商的不同需求,開展有針對性的政策支持。而銷售返利則是企業刺激加盟商訂貨的激勵手段,適當的返利能夠增加加盟商的銷售熱情,從而實現企業與加盟商之間互利互惠。”
在面對招商的問題上,企業應該以積極正確的態度面對,既不能將它視為“救命稻草”,做破釜沉舟式的一搏,也不能聽之任之,有效的策劃與實行是使其發揮最大作用的關鍵。
(中國紡織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