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6日,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黨委書記高勇、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副會長徐迎新、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副秘書長兼外事辦主任袁紅萍、山東省紡織服裝行業協會會長劉建國等,陪同由臺灣紡織業拓展會副理事長、臺灣佳和集團董事長翁茂鍾,臺灣紡織業拓展會副秘書長楊曉琴,臺灣紡織業拓展會經理方元珍等組成的來訪考察團來到泰安,對康平納集團參觀考察,并與相關負責人深入交流。
康平納集團董事長陳隊范對康平納集團相關情況作了介紹。據了解,山東康平納集團成立于1998年,是集毛紡、智能染整設備織造于一體的綜合性企業,是自動化染整工藝及裝備的行業領導者。公司擁有六大系列設備,包括智能化染色系列設備、自動化物流系列設備及數字化紡織后整理系列設備等,其中智能化染色系列中的筒子紗數字化自動染色成套技術與裝備獲2014年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
劉建國會長表示,去年以來,協會通過全省產業調研發現,山東省紡織服裝行業產業結構不夠合理。截止2016年底,全省規模以上紡織服裝企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1.29萬億元,其中紗線占50%,坯布占12%,服裝、家用、產業用等三大終端共占30%,而印染僅占3.2%。與此同時,我省色紗市場規模約200.3億元,2016年色紗產值僅72.6億元,省內自我配套能力僅為23.8%,省外采購占需求量的47.6%。為進一步調整產業結構,加快行業新舊動能轉換,補足我省在創意設計、印染等環節的短板,協會積極推進了中國時尚創意設計集成服務平臺和山東紡織服裝智能印染專業化綜合平臺建設,全力支持省行業發展。
中紡聯黨委書記高勇表示,"十三五"期間,全國將推進六條自動化生產線建設,其中三條有望在山東率先實現,分別是染色生產線、自動紡紗生產線和服裝縫紉自動化生產線。山東省紡織服裝行業協會在康平納集團筒子紗數字化自動染色成套技術與裝備推廣與成果轉化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特別是山東省紡織服裝智能印染專業化綜合平臺的建設,將在很大程度上彌補山東省產業鏈短板。
臺灣紡拓會會長翁茂鍾表示,參觀康平納集團的智能工廠后大開眼界,同時也希望臺灣在很短時間內擁有一套自己的自動化智能工廠,并邀請陳董事長參加臺灣展覽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