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3月15日,國家會展中心(上海)將開啟紡織行業年度大展"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春季聯展"(中國國際家用紡織品及輔料(春夏)博覽會、中國國際紡織面料及輔料(春夏)博覽會、中國國際服裝服飾博覽會(春季)、中國國際針織(春夏)博覽會、中國國際紡織紗線(春夏)展覽會),作為五展之一的中國國際家用紡織品及輔料(春夏)博覽會,一直以來十分重視產業集群的發展,每屆展會都會給集群企業展示的平臺。
作為中國絲綢小鎮的震澤一直以來也都是家紡企業共生、眾享的抱團發展模式。一年之計在于春,此次,震澤蠶絲企業將集體出征上海,絲立方、太湖雪、慈云、輯里、綠中緣、絲之源、錦澤依家、多利倫、純一等九家企業亮相2017中國國際家用紡織品及輔料(春夏)博覽會,尋找商機與合作機會。一些企業將在會上推出新產品,如慈云蠶絲的新型中草藥防霉抑菌蠶絲被。
在本屆上海春季家紡展上,還將舉行震澤絲綢杯.2016年中國絲綢家用紡織品創意設計大賽獲獎作品展和震澤絲綢杯·2017年中國絲綢家用紡織品創意設計大賽啟動儀式。
該賽事由中國家用紡織品行業協會與蘇州市吳江區震澤鎮將聯合舉辦,在去年成功舉辦了首屆,收到作品1575幅,其中包括200幅海外作品,共有53家院校、8家企業和設計工作室、21位獨立設計師參賽。本屆大賽將繼續為廣大設計師提供自我展示和提升的廣闊舞臺,促進絲綢企業與設計人才的對接,提升絲綢產業創新活力。
走進震澤
震澤,是一座中國歷史文化名鎮,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前唐開埠,南宋設鎮,因太湖古稱得名。震澤"仁義相融,匠心致遠,開放包容"的精神構成了"特色小鎮"最重要的元素。近年來,絲綢企業奮力拼搏,行業協會推波助瀾,本地政府配套服務,構建起絲綢產業共生、眾享的發展環境,實現了提質增效和轉型發展。
品牌是行業的標簽和企業的靈魂,也是絲綢小鎮共生、眾享的華麗體現。震澤聚集了太湖雪、絲立方、山水絲綢等一大批業內知名品牌企業,是蘇州絲綢現存絲綢產業鏈的核心區域,行業銷售連續多年保持20%以上的增長速度,年產蠶絲被300萬條,全國市場占有率達到30%,銷售突破10億元。震澤是省內首家"蠶絲被聯盟標準"發布單位,首個省級絲綢優質產品生產示范區,榮獲江蘇省區域名牌。區域內絲綢企業上榜"中國馳名商標"2個、江蘇省著名商標4個、江蘇省名牌4個。在2015年3月第27屆中國絲綢交易會上,"太湖雪"榮獲"中國十大絲綢品牌","絲立方"、" 輯里"等本地品牌在"中國優秀絲綢創新品牌"中占了5席。
良好的產業配套服務優化了企業共生、眾享的發展環境。早在2013年,震澤就成立國家絲綢檢測中心震澤辦事處,為企業免費提供原料檢測。震澤還先后建立了江蘇省品牌集群培育基地,申請注冊"震澤蠶絲被"集體商標,簽訂蠶絲被企業行業自律公約《震澤蠶絲被聯盟標準》。就在上個月,震澤鎮與天津渤海商品交易所合作建立"渤商所絲綢特色小鎮P2C綜合產業電商運營中心",并率先落地"蘇州絲綢國際交易中心",開啟絲綢產業整合運營業務。后期還將建立絲綢檢測監管、倉儲物流、貿易結算、價格發布等為一體的供應鏈服務平臺和人才培養平臺,最終提升運營平臺質量和效率,形成和發揮絲綢產業的集聚效應。
基于深厚的絲綢文化底蘊,震澤提出了"一絲興三業,三產繞一絲"的發展思路,以打造"一路兩園"為抓手,把"絲"元素融入一產、二產、三產中去, 傳承與發展絲綢文化,提升旅游服務業,大力發展生態旅游,促進蠶絲古鎮建設,從而真正實現共生、眾享的發展目標。
從去年開始,震澤古鎮"新絲路"全面啟動建設。新絲路緊鄰震澤核心旅游區,線路全長1500米,路網覆蓋范圍8.1萬平方米。依托一本堂、耕香堂、馀慶堂、江豐銀行、絲業公學等保護建筑,引入古鎮精品酒店,打造全國著名蠶絲文化休閑新走廊。與此同時,吳江絲綢文化創意產業園一期建設加速推進。該項目以打造江蘇絲綢地標為目標,獲得了省商務廳的重點支持和關注。主體工程選址于現代絲綢工藝發展的標志、近代首批股份制機器繅絲廠--震豐繅絲廠舊址,占地近30畝,總投資約1億元,建筑面積12000平米,主要實現質量檢測、創意設計、文化展覽、電子商務、產品展示、會務服務等公共服務功能。
同為姊妹園,震澤政府與企業聯建的太湖雪蠶桑文化園于去年11月正式落成,一座4000平米的展廳集文化展示、企業宣傳、科普互動、休閑購物、綜合會議、商務餐飲于一體;一片300畝優質桑林將鄉村旅游和蠶桑生態相融合,促進強村富民,豐富了絲綢小鎮的商業型態。
"十三五"開局之計,家紡行業發展不確定因素加強,如何橫向延伸產業,縱向貫穿上下游,震澤蠶絲企業打出"抱團發展"的旗號,利用上海家紡展這個共生共享平臺,在打通產業鏈條的同時,宣傳絲綢小鎮的文化底蘊和產業特色,讓更多人了解絲綢小鎮震澤。(震澤蠶絲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