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棉花政策依然以穩定市場為目標,棉價下行空間極為有限,總體振蕩偏弱格局難以改變。
庫存維持歷史高位。美國農業部5月供需報告顯示,2012/2013年度全球棉花期末庫存1845.8萬噸,調增50.6萬噸,庫存消費比達到78.4%。其中中國棉花期末庫存為1050.7萬噸,占全球庫存的57%,中國庫存消費比達到133.9%。2013/2014棉花年度,中國將繼續不限量收儲,在目前的棉花消費情況下,中國棉花庫存量會繼續增加,較高的期末庫存量對棉價產生較大的壓力,棉價中期上漲空間非常有限。
政策意在穩定市場。目前,政策依然是影響棉價的最關鍵因素。2013年收儲政策已經確定,20400元的收儲價格封住了棉價下行空間,后期的拋儲政策是影響棉價的關鍵因素。近期拋儲新棉數量明顯增加,新棉和進口棉占拋儲總量的50%左右,但棉花等級明顯有所下降,企業參與競拍的積極性明顯下滑。當前的拋儲政策主要是為了緩解紡織企業的用棉壓力,且面對較大的儲備棉輪庫壓力,國儲大規模拋售高等級棉花的概率較小,對棉價打壓作用有限。
下游需求再度轉淡。近期,棉紗現貨市場成交量較前期有所萎縮,常規普梳低配紗交易量下滑明顯,紗線庫存有所增多,高配精梳紗線價格相對穩定,但交易量也有所下滑,紡織企業停工數量有所增加。據國家統計局數據,4月我國紗線產量286.4萬噸,同比僅增長6.7%,較2月增幅擴大,但依然低于常年水平。而4月我國棉紗進口16.39萬噸,環比下滑17.8%,且減幅較上月有所擴大。
綜上所述,后期棉花政策是影響棉價的關鍵因素,盡管目前期貨注冊倉單數量較少,短期內造成了期貨價格高位振蕩,但在較大的棉花庫存和疲軟的基本面拖累下,棉價很難擺脫振蕩偏弱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