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1日,美國政府宣布對所有中國輸美商品加征10%關稅;3月3日,美國政府又宣布以芬太尼為由對所有中國輸美商品進一步加征10%關稅。這一系列消息不僅引發全球關注,也讓中美貿易關系再次成為焦點。
穩中有憂,壓力交織
2024年,中國紡織品服裝出口以3011億美元的總額連續第五年站穩3000億美元臺階,同比增長2.8%。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國際貿易辦公室分析認為,2024年四季度以來,歐美市場需求有所回暖,疊加2023年同期基數較低、外貿企業為應對美國貿易政策的不確定性“搶出口”等多重因素,我國紡織行業12月出口額明顯回升。而根據海關總署2025年3月7日發布的最新數據,按美元計,1-2月紡織服裝累計出口428.8億美元,同比下降4.5%,其中紡織品出口212.2億美元,下降2%,服裝出口216.6億美元,下降6.9 %,折射出行業面臨著復雜環境。
首先,貿易壁壘升級。特朗普政府貿易政策再度成為全球貿易格局的不穩定因素。美國對華紡織服裝關稅或將升至60%,這如高懸之劍,嚴重影響中國對美出口。近年中國對美紡織品服裝出口占總出口約20%左右,美國市場舉足輕重。一旦加征關稅落地,中國產品在美國市場價格優勢將被削弱,而此時越南、柬埔寨等國卻能憑借諸多優勢承接大量訂單。
其次,綠色貿易壁壘問題也值得關注。歐美一些國家推行的綠色貿易壁壘,看似是對環保的高標準追求,也不排除借環保之名行貿易保護之實,旨在打壓中國紡織服裝行業發展。以歐盟《企業可持續盡職調查指令》、美國《清潔空氣法》為例,這些法規對紡織服裝設定了極為嚴苛的環保要求。
另外,供應鏈重構加速。越南已簽署并生效16個自貿協定,覆蓋60多個國家,在主要出口市場如美國、歐盟和日本,其紡織品和服裝幾乎零關稅進入,這使得許多原本屬于中國的訂單流向越南。柬埔寨也憑借廉價勞動力和相對穩定的政治環境,吸引國際品牌將訂單轉移至此,當地已形成多個規模龐大的紡織服裝產業集群,為國際品牌代工并直接出口歐美市場。
此外,美國擬取消小額包裹免稅政策,進一步壓縮中國紡織服裝企業利潤空間,企業若不轉移訂單,在價格競爭上會更加吃力,而越南、柬埔寨等國的低成本優勢則凸顯,促使訂單加速外流。美國貿易政策還可能引發其他國家連鎖反應,讓中國紡織服裝行業面臨的國際市場環境愈發艱難,訂單轉移風險進一步加大。
新機遇涌現,助力轉型升級
在挑戰之中,新機遇也在蓬勃生長。RCEP生效三周年,為中國紡織服裝行業帶來顯著紅利。關稅壁壘降低,原產地累積規則促進區域內產業鏈深度融合。2024年中國對東盟紡織品服裝出口同比增長6.8%,雙方在原材料供應、生產制造、市場銷售等環節聯系更加緊密,形成優勢互補的產業合作格局。
跨境電商發展勢頭同樣強勁,成為行業增長新引擎。據了解,2023年我國服裝跨境電商出口額占全國跨境電商出口額的26.61%,足見服裝跨境電商發展速度之快、潛力之大、帶動作用之強,這種外貿新業態為紡織服裝產業轉型升級增添了蓬勃的生命力。而且2024年跨境電商出口額在紡織服裝出口總額中占比不斷攀升,國家出臺的“離境即退稅”政策更是縮短退稅周期,加快企業資金周轉,為跨境電商發展注入強大動力。企業通過跨境電商平臺,直接對接全球消費者,減少中間環節,提升品牌影響力與產品附加值。與此同時,數字經濟快速發展,為跨境電商帶來廣闊前景,為紡織外貿開辟新銷售渠道,提供發展新機遇。
面對全球貿易格局變化,中國紡織服裝行業積極推進市場多元化戰略,新興市場嶄露頭角。2024年,中國對“一帶一路”共建國家出口額占比近55%,孟加拉、波蘭、南非等市場出口表現突出。這些新興市場人口眾多、消費潛力大,且與中國在貿易政策、產業結構上互補性強,為中國紡織服裝行業提供廣闊市場空間,降低對歐美傳統市場依賴,增強行業抗風險能力。
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會長孫瑞哲強調,在深化傳統市場開發的同時,開拓新興市場,利用好RCEP機遇,加強與東盟、非洲等成員國投資與經貿合作,打造多元高效貿易市場格局和產能合作體系,對于中國紡織外貿行業的穩定發展至關重要。
積極應對,尋求突破
面對美國對中國商品高額的關稅壁壘,越南卻僅被征收5%的關稅,這一差異促使了一場奇特的產業“變形記”:中國生產的運動鞋被批量運至越南,僅需撕去“中國制造”標簽,換上越南制造即能以更低價格出口美國。
但即便是高額關稅也難以撼動中國的供應鏈優勢。產業鏈如同生命體,總能找到出路,很多國內企業直接在越南建廠,享受稅收優惠。比如健盛集團計劃在越南南定省投資建設年產6500萬雙棉襪、18000噸色紗等的新生產設施。未來幾年,產業鏈如何調整與重組,將是全球貿易格局中的重要看點。
同時企業們通過多元化市場布局,降低了對單一市場的依賴,并積極開拓新興市場?!懊绹袌鲆蜿P稅問題阻力很大,東盟市場相對好一些,我們加大了對那里的投入,出口到東盟的紡織面料,包括家紡面料和服裝面料都有所增加,雖然具體增長比例還不好說,但這是突破困境的重要方向?!彪H華三五四二紡織有限公司外貿部部長劉黨黨表示,企業不僅出口成品,半成品出口也在增加,這些半成品在東盟深加工后還會出口到歐美。同時,他們會優化生產流程,提高效率,降低成本,也會和供應商協商,爭取更優惠的采購價格,或者尋找替代材料。
南通是中國家紡產業的重要基地,面對復雜的外貿形勢,南通家紡產業集群通過市場多元化戰略,成功應對了貿易保護主義的挑戰。一方面,南通家紡通過品牌化發展,提升了產品的附加值和市場競爭力。另一方面,南通家紡積極拓展新興市場,通過“一帶一路”倡議,將產品銷往中東等地區,據了解2024年南通毛毯在中東熱銷。南通還積極推進跨境產業園建設,并開展前期布局的海外倉數據信息整合,開發跨境一體化云倉平臺,為產業企業提供跨境服務的技術和人力支持,引導企業積極參與跨境貿易。
盛澤紡織產業集群在對美出口面臨關稅壓力時,通過開拓RCEP市場,2023年對東盟紡織品出口增長35%,有效替代了部分美國訂單。
在全球貿易環境復雜多變的背景下,紡織企業和集群還積極通過跨境電商與海外倉布局?!翱缇畴娚淌峭卣购M馐袌龅暮猛緩剑覀冊谶@方面取得了不錯的成績,一年多時間賣了一百多萬件卡通毛巾產品,產品退貨率低,靠的就是質量和設計。”河北瑞春紡織有限公司相關銷售負責人梁佳談到,“毛巾繡技術很受歡迎,融入迪士尼IP的產品成了爆款。產品創新和熱門IP結合,能讓我們更有競爭力?!?/div>
面對美國提高關稅和貿易保護主義,SHEIN通過供應鏈外遷和海外倉布局,降低關稅成本,利用跨境電商直接觸達消費者,提升毛利率。2025年初,SHEIN再度發力,正式推出旨在加速賣家全球銷售倍增的“爆單計劃”。該計劃預計將投入百億級站內外流量資源,為跨境商家提供強有力的支持,這標志著SHEIN在推動中國產品和中國品牌走向世界方面邁出了又一關鍵步伐。此前,SHEIN已成功實施了300城產業帶計劃和上新半托管模式,為跨境電商領域注入了新的活力。
為了更好地應對外貿挑戰,紡織企業還通過技術創新和品牌建設,減少對低附加值產品的依賴,重點發展功能性面料和高附加值產品。例如,盛澤紡織產業集群通過投資數碼印花和無水染色技術,開發功能性面料(如阻燃、抗菌、防紫外線等),滿足歐美高端市場需求。紹興紡織產業集群通過深化專業化分工協作,培育區域品牌,強化品牌意識,提升產品附加值。
政府支持,協力共進
面對外貿挑戰,中國政府積極作為,多部門協同發力,全力助力企業應對挑戰。2025年全國兩會上,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提出“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積極穩外貿穩外資”,這不僅充分彰顯了我國穩外貿的堅定決心,也為紡織行業的發展指明了方向。眾多來自紡織行業的代表委員圍繞行業發展現狀,就科技創新、產業升級、綠色低碳發展、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等熱點難點積極建言獻策,力求推動紡織行業的高質量發展。
商務部會同外交部、工業和信息化部、中國人民銀行、海關總署等多部門,出臺9條有力措施。在金融支持方面加大力度,擴大出口信用保險承保規模和覆蓋面,為企業抵御風險提供更堅實的保障;加強外貿領域信貸投放,緩解企業資金壓力;優化跨境貿易結算,幫助企業提升匯率風險管理水平,減少匯率波動帶來的損失。
同時,我國打出一系列政策“組合拳”。加大出口信用保險等傳統工具的運用,對沖外部風險;持續擴大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為外貿發展培育新的增長極;積極培育綠色貿易與數字貿易新動能,推動外貿向綠色、數字化方向轉型;以“跨境電商 + 產業帶”模式推動貿易全鏈條數字化,提升貿易效率;聯動進博會、廣交會等重要平臺,促進內外產業鏈耦合,構建起更具韌性的外貿體系,實現從“規模擴張”向“質量躍升”的戰略轉型。
各地政府也紛紛行動。廣東省通過政策引導,積極支持紡織企業拓展新興市場,推動產業升級,助力企業在國際市場上尋找新的發展空間。浙江省出臺《轉型金融支持紡織業綠色低碳發展指導意見》,構建紡織行業轉型金融服務體系,鼓勵金融機構創新與轉型目標掛鉤的金融產品,為紡織業綠色低碳發展提供有力的金融支持。海寧市針對企業出海拓市場的需求,持續性開展“千帆出海 拓市增單”活動,組建“境外參展服務聯盟”,并組織企業赴中亞開展經貿合作交流,為企業搭建了對外交流合作的新平臺。
展望未來,中國紡織行業傳統OEM訂單或有所下降,但跨境電商、綠色高端產品有望實現快速增長。為了實現長遠發展,中國紡織業需要完成三大躍遷:從成本驅動到技術驅動,從訂單承接者到規則制定者,從世界工廠到全球品牌。同時,還需要注重風險防范,保障紡織原料供應安全,提升防控能力。只有這樣,中國紡織業才能在全球紡織舞臺上繼續保持領先地位,實現可持續發展。
在這場充滿挑戰與機遇的外貿征程中, 中國紡織業正以堅定的信念、創新的精神、開放的姿態,努力探尋新的發展機遇,破浪前行。
[編輯:于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