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9日,商務部市場運行司負責人介紹了2017年上半年我國消費市場運行情況。
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1-6月全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到17.2萬億元,同比增長10.4%,較一季度和上年同期分別加快0.4和0.1個百分點。6月當月同比增長11%,為18個月以來最高增速。商務部監測的重點零售企業銷售額同比增長4.4%,較上年同期加快0.8個百分點。
該負責人指出,上半年消費市場穩中向好,最終消費支出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63.4%,消費繼續發揮著對經濟增長的基礎性作用。消費市場主要亮點:
一是實體零售呈現回暖態勢。實體零售企業積極創新經營理念和經營模式,提供多樣化的服務體驗,帶動線下零售復蘇回暖。重點監測專業店、百貨店銷售額同比分別增長5.6%和1.3%,較上年同期分別加快3.6和0.7個百分點;專賣店、便利店實現較快增長,銷售額分別同比增長8.6%和7.2%。
二是網絡銷售保持高速增長。全國網上實物商品零售額2.4萬億元,同比增長28.6%,增速較一季度加快2.8個百分點;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比重達到13.8%,較上年同期提高2.2個百分點。受此帶動,上半年全國快遞業完成業務量同比增長31.4%,其中6月份增長35%。
三是服務消費繼續快速發展。全國餐飲收入1.85萬億元,同比增長11.2%,較一季度加快0.4個百分點;全國電影票房收入同比增長12%;旅游消費市場持續向好,黃山、泰山接待游客人次分別增長16.5%和14.1%,拉薩市旅游收入增長24.7%。
四是綠色共享消費成為市場熱點。重點零售企業一級能耗空調、一級能耗冰箱、智能電視銷量同比增速分別高于空調、冰箱和電視類整體增速29.9、15.4和20.7個百分點。共享單車、共享約車、共享物流為代表的共享經濟發展迅速,已成為百姓日常生活的消費選擇。
五是消費價格溫和上漲。上半年居民消費價格同比上漲1.4%,漲幅較去年同期收窄0.7個百分點。36個大中城市食用農產品價格同比下降5.1%,其中,6月同比下降4%,降幅比上月收窄1.5個百分點。近期農產品總體供應充足,價格保持平穩,6月份,蔬菜批發價格同比下降1.4%;豬肉批發價格環比下降3%,降幅比上月縮小0.8個百分點;雞蛋價格環比上漲2.8%,結束連續8個月下跌態勢。
該負責人表示,隨著國民經濟穩中向好態勢趨于明顯,供給側改革深入推進,居民收入較快增長,新業態、新技術、新模式不斷涌現和發展完善,預計全年消費市場將保持平穩較快增長。
[編輯:于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