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新疆生產建設兵團一四九團種植的15萬畝棉花長勢喜人。為了提高棉花品質,降低含雜率,該團對棉花噴施脫葉劑工作實行統一供藥、統一配藥、統一時間、統一機車、統一技術要求、統一結算。從8月31日開始,該團全面投入噴施脫葉劑工作,9月10日全面完成2次脫葉劑噴施工作,為日后的機采棉花夯實基礎。(李全山 攝)
進入9月,標志著2015/2016棉花年度已經結束,2016/2017棉花年度正式開啟。在新舊棉花年度交替之際,新年度的棉花市場走勢成為行業熱議的話題。隨著新產季的到來,國內棉花市場關注焦點逐漸轉移至新棉產情及上市情況,當前新棉收購在即,部分棉花企業已經赴疆準備收購工作。據了解,近期國內各主產棉區棉花長勢良好,新疆的南疆地區成熟較早的棉花開始陸續吐絮,少量籽棉上市,但近期降雨阻礙了新棉采摘進度,對棉花質量略有一定影響,不過當前雨量尚不大,后期天氣如能及時轉晴,將對棉花質量影響有限。
相比新疆,內地棉區特別是長江流域受梅雨季節時間長、雨日多、雨量大和出梅后持續的高溫干旱天氣等不利因素影響,今年的棉花長勢明顯不如去年,預計單產同比減幅將超過10%。根據現有的苗情狀況及生育進程分析,今年江蘇鹽城地區新棉上市的時間大約在9月底或10月初,當地棉農對今年的新棉市場價格信心普遍不足。
隨著新棉上市日期臨近及紡織企業棉花庫存上升,儲備棉競拍較前期明顯降溫,出庫成交價及成交量均有下滑。8月以來,出庫成交均價為13789元/噸,較7月均價下跌722元/噸,8月以來出庫平均成交率為55.66%,較7月平均成交率下滑43.65個百分點。
儲備棉輪出時間延長使企業對原料市場資源緊缺的恐慌情緒有所緩解,儲備棉成交率及成交價格開始快速回調。8月中上旬,日成交率多數在60%以下,有時不足30%,非紡織企業每日競買成交的儲備棉占比也由原來的1/2下降至1/3左右。
8月下旬以來,儲備棉成交率逐步回升,成交價格也逐步趨穩,8月30日儲備棉成交2.25萬噸,成交比例上升至74.97%,成交平均價格為13332元/噸,比上一輪出日成交均價上漲164元/噸。紡織企業競拍成交1.31萬噸,非紡織企業競拍成交0.94萬噸,非紡織企業競買儲備棉成交比例升至42%。截至8月31日,儲備棉輪出累計成交204.4萬噸。其中,進口棉成交總量為29.6萬噸,成交率為98.16%;國產棉成交總量為174.8萬噸,成交率為85.60%。
棉花市場價格理性回歸,國內3128級棉花價格指數8月下跌6.2%,外棉價格也振蕩回落,CotlookA指數8月下跌9.5%。受原料價格影響,棉紗價格也同步下跌,普梳32S純棉紗價格指數8月跌幅為4.5%,進口紗價格跌幅大于國內紗線。企業反映,即將進入往年的生產銷售旺季,但市場并未見明顯的啟動,目前呈現趨穩狀態。
今年新棉的開秤價格一直是大家關注的焦點,特別是臨近新棉采摘收購時間,而新疆地方棉企卻對開秤價格變得謹慎起來。據沙灣縣棉花產業有限責任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根據現在棉花現貨、期貨市場表現,今年地方機采棉開秤價格預計為5.7元/公斤~5.8元/公斤,去年開秤均價為4.7元/公斤~4.8元/公斤,企業盡量將收購棉花成本控制在14000元/噸左右,這樣才能最大限度避免經營風險。
目前,棉企和棉農對開秤價格各有預期,棉農大多期望能在7.0元/公斤甚至7.5元/公斤,而棉企則要根據現貨市場的情況來倒推收購價格,以鎖定利潤、規避經營風險。從中國棉紡織行業協會調查情況看,目前新疆多數棉企對籽棉收購價的預期為6.5元/公斤~7.0元/公斤(最先開秤的喀什、吐魯番價格也在6.5元/公斤左右),如果按棉籽2.0元/公斤計算,折合皮棉直接成本為13300元/噸~14500元/噸。對于14500元/噸左右的價格,低于2012、2013年度儲備新疆棉售價500元/噸左右,基本符合市場各方預期。中棉行協表示,因為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只要在這個價位以下,棉企就敢敞開收購,而只有收購價達到7.0元/公斤左右,棉農才有交售熱情。
“今年新疆棉區天氣條件比較適宜棉花生長,從當前已采摘的疆棉整體長度、馬克隆值、強度等指標來看,均好于去年。”正在新疆棉區進行棉花生產形勢調研的業內人士對記者說道。今年,新疆地方和生產建設兵團比較注重棉花種植品種的選育工作,加上在棉花生長關鍵期,農民對田間管理比較到位,在今年新疆棉花種植面積預計減少10%的情況下,由于當前棉花整體長勢較好,預計單產增幅較大,今年新疆棉花總產量預計會高于去年,初步預計今年新疆籽棉入軋量折合皮棉量會超過去年的360萬噸。不過,從內地棉花生長情況來看,由于在棉花生長前期內地多陰雨天氣,加上內地棉花種植面積下調,預計內地棉花單產、總量和品質均不如去年。
從下游紡織企業的棉紗銷售情況來看,近日河南高配C21S針織紗帶票出廠價為22000元/噸,江蘇大型紡織企業C32S報價仍為23300元/噸,以紡C32S棉紗為例,如果紡織企業想要有利潤,維持正常生產,3128級皮棉入廠價格不應高于14800元/噸。有棉紡織企業表示,如果后期市場不出現大的波動,新舊棉花年度棉價為14500元/噸左右接軌的可能性較大。
在今年棉花供需偏緊的情況下,國內棉價自4月份開始了漲勢,并創下了近兩年的新高。最主要的原因是國內商品棉庫存告急,大家對未來棉花供應偏緊的預期越來越強烈。根據國際棉花咨詢委員會發布的8月份預測,2016年度,全球植棉面積預計為3070萬公頃,同比增長1%;全球棉產量預計為2290萬噸,同比增長8%。雖然2016年度全球棉產量增加,但消費量仍然穩定在2390萬噸,全球棉花供給仍舊處于偏緊狀態。
從我國新年度棉花產量來看,新疆棉花產量估計為360萬噸~380萬噸,內地棉花產量估計為70萬噸~80萬噸,總產量預計為430萬噸~460萬噸。在預計需求總量為760萬噸的情況下,除去預計的棉花進口數量100萬噸,新年度國內棉花供應缺口預計為200萬噸~220萬噸。
對此,有棉花市場專業人士表示,今年國內棉花供應量存在近200多萬噸的缺口,只能通過89.4萬噸的進口配額和儲備棉來填補,加之國際棉價正處于螺旋上升的態勢,而儲備棉也只能在明年3月份以后才能繼續輪出。因此,棉價具備了一定的上漲空間,但受制于儲備棉制約,漲勢空間有限,畢竟下游需求并沒有出現明顯好轉,預計2016年度新棉價格可能在14000元/噸~18000元/噸之間波動。但也有業內人士表示,雖然新年度國內棉市產不足需,供應存在缺口,但不必擔心供應會出現中斷,主要原因是國儲棉輪出將彌補產量的不足,國內棉市供應整體是有保證的。
一家月用棉量在3000噸~4000噸的棉紡織企業,為保證新舊年度棉花采購順利接軌,該企業工作人員積極與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及地方棉企加強聯系,并安排采購人員前往新疆企業對接。新棉即將上市,該企業比較擔憂的是儲備棉競拍結束后,如何保證市面上皮棉供應問題、新棉上市后的價格區間以及用棉量大的企業如何才能在市場上采購到相對低價的棉花。
另一家以生產8支、12支的竹節紗為主的紡企對地產棉需求較大。該廠負責人表示:“棉花采購價對于主用地產棉的企業至關重要,目前競拍的儲備棉中,地產棉與新疆棉價格相差不大,沒有太大優勢。新年度內地植棉面積下降厲害,特別是湖北,新棉上市后價格預計較高,紗線成本也將上漲。”新舊年度交替,選擇競拍儲備棉還是采購新棉作為庫存仍取決于各自的性價比,新棉在顏色級、強度上占有優勢,但如果新棉價格高于儲備棉成交價,部分企業仍將選擇競拍儲備棉作為庫存。(楊興華)
[編輯:姝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