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迢迢來杭州,半為西湖半為綢。'為了讓絲綢這張'金名片'在杭州建設世界名城的使命中發揮更大作用,建議政府從'旅游國際化'的戰略高度,采取更有效舉措,抓好絲綢'金名片'的質量工程。"此間舉行的杭州"兩會"上,萬事利集團董事長屠紅燕如是說道。
2016年,舉世矚目的G20峰會在杭州召開,杭州為這場多邊峰會的圓滿成功貢獻了自己的力量和智慧。"西湖風光、江南風韻、中國氣派、世界大同"的理念,在世界面前得到了全面展示,其中,作為杭州"金名片"的絲綢,成為這場峰會中濃墨重彩的一筆,B20峰會、G20峰會中的絲綢國禮、絲綢藝術品、絲綢禮服、絲綢新材料等數十個個性化定制項目,向世界來賓彰顯出絲綢之府的國際魅力。
盡管杭州絲綢在G20峰會上收獲一片贊譽,但是當前,杭州絲綢產業的發展現狀卻不容樂觀。
屠紅燕告訴記者,目前絲綢行業內品牌建設氛圍亟待提升。絲綢產品作為旅游景區的特色產品,更是向世人展示杭州形象的重要載體,但是產品品質參差不齊,對杭州絲綢"金名片"的打造帶來嚴重影響,也沖擊著一些知名絲綢企業精心打造民族品牌和地域名牌的積極性。
因此,屠紅燕建議政府從實施"旅游國際化"高度,加強絲綢旅游產品體系建設。
提升絲綢文化的國際影響力,需要絲綢產業與文化產業一同走出去,并與絲綢博物館實現內外聯動。屠紅燕建議,在條件允許的前提下,由政府牽頭、企業配合,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建立更多的絲綢文化博物館和絲綢產品展示中心,從而擴大杭州作為國際名城在絲綢領域的影響力。
絲綢產業的發展離不開絲綢產品本身,更離不開高端人才的支撐,但是絲綢產業作為傳統產業,對高端人才吸引力度不如新興互聯網產業,絲綢產業踐行工匠精神的同時也需要高端制造,這兩方面都需要政府加強引導。屠紅燕認為,建立杭州市絲路基金勢在必行,用于絲綢領域人才建設和項目推進,使高端制造落地于產業,高端人才落腳于絲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