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際上,宋和宋公司在沭陽投資之前,在煙臺已經建有工廠,主要生產智能噴氣織機。但公司有不少下游客戶已經在沭陽投資設廠,客戶的"遷移"讓宋日升也萌生了去沭陽的想法,有的客戶甚至 "威逼"宋日升,"如果你不來沭陽建廠,我們就不采購你的設備了。"就這樣,2011年10月,宋日升與沭陽經濟技術開發區接洽,1個月后就達成投資協議,從2012年開工建設到2013年春季廠區建成投產,只花了15個月的時間。宋和宋的針織機械設備落戶沭陽,讓沭陽紡織產業如虎添翼,快速發展。
江蘇宋和宋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只是沭陽紡織企業中的一個代表。據了解,沭陽縣在傳統紡織服裝面料行業中,專攻細分產品包覆紗,成為全國產能最大、品質最高的包覆紗產業基地,也是江蘇省最年輕的紡織服裝產業集群。從2005年第一家包覆紗企業--江蘇邦源紡織有限公司落戶,到如今沭陽紡織企業已達226家,其中規模以上企業118家,部分企業單體規模已位居全國乃至世界前列,在新型紡織原材料行業當中具有典型性。
無微不至的"保姆式"服務
"沭陽為我們入園企業提供了'全方位、保姆式、零距離'的幫辦服務,讓我們得到了不少實惠,這在其他地方是享受不到的。建廠過程非常順利,遇事基本不過夜,反應迅速,幫辦服務效率高。政府承諾的獎勵優惠政策及時兌現,信守承諾的態度更加堅定了我在沭陽投資的信心。" 宋日升的切身感受也說出了入園企業的心聲。
江蘇無痕智能針織有限公司董事長陳國標談到他于2014年到沭陽投資的體會時說:"除了沭陽的各種優惠政策外,沭陽的重商親商更令人感動。比如我們遇到投資方面的問題,可以直接找沭陽縣政府、沭陽經濟技術開發區領導反映,有問題能夠得到快速解決。開辦無痕公司過程中,開發區的工作人員幫助我們跑工商局辦理各種手續;去年實體經濟總體下行,企業融資困難的大背景下,當地銀行主動幫助我們融資,緩解了我們的資金緊張局面。"
中共沭陽縣委書記、沭陽經濟技術開發區黨工委書記胡建軍就曾幫助企業解決過不少問題。他對自己和下屬的要求是:"當企業家需要我們解決問題的時候,要第一時間趕到。"正是有了沭陽政府和經濟技術開發區每一位工作人員的真誠服務,才吸引了一大批像宋日升、陳國標這樣的企業家來到沭陽投資建廠,目前沭陽初步形成了從機械裝備-紡絲-加彈-織造 -印染-成衣較為完整的產業鏈條。先后榮獲 "中國包覆紗產業基地"、"國家窗簾及墻布產品開發基地"、"全國紡織產業轉移試點園區"等榮譽稱號。
堅持特色發展加快產業集聚
"沭陽縣域經濟快速發展的過程,也是產業發展不斷集聚、發展質量不斷提高的過程。"胡建軍介紹說,沭陽側重招引襪子、無縫內衣成衣生產企業,高檔服裝面料生產項目及包覆紗上下游生產企業等,促進開發區針紡類企業成鏈配套、捆綁發展,呼應加快智能針織產業園建設步伐,提高沭陽紡織產業的核心競爭力,更好更多地承接紡織產業轉移。
科學規劃,合理布局。紡織服裝產業被確定為沭陽縣"2+1"產業發展格局中的主導產業之一,并重點予以扶持和培育,該縣積極與中國針織工業協會建立戰略合作伙伴關系,在共建6605畝的沭陽紡織產業園里,規劃了全國首家智能針織產業園,加快推動紡織產業轉型升級。
紡織業的良性發展需要形成產業集聚、集群。沭陽開發區能夠吸引企業不斷遷來,也正是因為這里已經形成了長遠的規劃、合理的布局和配套的政策。江蘇騰盛紡工集團董事長滕召部這樣告訴記者,他原來在山東青島經營紡織設備企業,2010年來到江蘇宿遷沭陽,在這里打造了一家專門從事墻布及提花窗簾的集研發、設計、生產、銷售于一體的現代化集團型紡織企業,已經形成了從化纖、織造到染整后處理的完整產業鏈條。
創新管理機制加快園區發展
"積極創新紡織產業發展機制,極力破解經濟下行帶來的壓力和政策調整帶來的恐慌,進一步優化產業集聚環境,不斷加大科技投入,增強園區產業集聚的承載力和吸引力。"沭陽縣委副書記、縣長,開發區管委會主任卞建軍介紹說,今年在江蘇省首家制定出臺了《扶持工業企業轉型升級、創新發展的意見》,明確提出政府對落戶企業在設備獎勵、貸款貼息、融資擔保、科技扶持、企業上市、技改投入、申報專利、創建名牌名標、發展外向型經濟等方面給予支持,給該縣紡織企業解壓松綁,注入生機。
今年4月,江蘇邦源紡織、江蘇嘉德纖維、江蘇月源纖維三家包覆紗生產企業承擔了國內包覆紗加工貿易單耗標準制定工作,是沭陽有史以來首次代表縣內所有企業參加國家級行業標準制定的沭陽企業。目前,沭陽縣包覆紗生產設備達4800多臺(套),年產包覆紗8萬噸,且設備先進,占全國設備的21%以上,是全國包覆紗生產設備最多、產量最大的優質包覆紗產業基地。這些成就進一步增強了沭陽紡織產業園產業轉移、項目落戶的承載力和吸引力,也為構建"中國針織名城"夯實了根基。
如今,沭陽縣已經形成了"投資環境最優、投資成本最低、投資回報最多"的干事創業熱土,成為接納產業轉移的"洼地"、企業投資創業的"福地",新常態下軟環境這張沭陽名片更加閃亮。一些入園紡織企業"想著來,呆得住,立得穩,成長快"的范例不勝枚舉,紡織產業異軍突起、群芳爭妍及其包覆紗產業一枝獨秀、領跑全國已不是傳說。
今年1~8月,沭陽縣紡織產業銷售收入同比增長27.8%。在龍頭企業引領帶動和政府政策驅動下,一大批新技術、新模式已得到應用,不少行業龍頭企業紛紛在沭陽開發區投資建廠,生產紅紅火火。